本报记者 孙晓卉 本报通讯员 肖云鹏 刘小源 李漪澜
日前,任丘市吕公堡镇颜村73岁的老党员颜增普来到村委会,一进办公室门,他看见村里的几个青年党员已经围坐在一起。“你们来得挺早啊!”颜增普边说边坐了下来,“您这么大岁数还指导我们工作,我们必须积极学习。”青年党员王灵霄的话,得到了另外几人的赞同。“你们的态度让我很感动,记住了,咱是党员,不要忘了自己的初心,尽心尽力为村里、为群众做点儿事。”听到颜增普的叮嘱,几个青年党员点了点头。“那咱说一下接下来的工作,还是按照各自分包的网格继续入户宣传医保。遇到老人不会网上缴费的,一定要耐心帮助他们操作。”在颜增普的指导下,几位青年党员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各自的工作内容……
这两年,在颜村,或是村委会办公室、或是田间地头、或是群众家中,类似的场景总会不定期上演,而之所以这样,正是缘于村里于2023年初成立的“老帮青”互助工作小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颜世保告诉记者,村里有党员40名,为了把这些“红色力量”整合起来,经村党支部商议,在村里成立“老帮青”互助工作小组,通过“一带多”的组建模式,即一名老党员与数名青年党员结对共同参与村庄治理,让老党员发挥余热,让青年党员学习技能。
青年党员颜红宇和几名年轻党员同颜世保结成一组。今年年初,一村民在盖房时,与邻居因房屋影响采光产生了争执,双方各执一词,矛盾愈演愈烈。得知这一情况后,颜世保带着颜红宇前去调解。两人分工协作,颜世保负责安抚双方情绪,颜红宇则记下双方诉求寻找解决方案。找专业人士测量房屋高度、实地查看采光情况,在两人调解下,双方最终达成和解,将房屋高度确定为8米、宽度确定为10米。为了不让两家人的心里留下“疙瘩”,颜世保和颜红宇又将两家人叫到一起,直到看着他们握手言和,两人才放下心。“每一次和村‘两委’班子一起参与村庄治理,我都会学到好多从课本上学不到的经验,就拿这次调解邻里纠纷来说,我觉得要想做好调解工作,一定要腿勤、心细、嘴甜。”颜红宇说。
据了解,近两年,村里共结成“老帮青”互助工作小组20余组,他们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0余起,还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协助清理垃圾杂物100余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