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沧州市人民医院本部心血管内科四、五区党支部的医疗服务小分队,早早来到沧县旧州镇卫生院,开展“人医家乡情”公益活动。白大褂外面套上一件红马甲,专家们化身志愿者,又一次为爱出发,为乡亲们送来“面对面”贴心医疗服务。
作为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沧州市人民医院始终践行“人民医院为人民”的初心使命,经过多年历史传承和快速发展,形成了群众信赖、底蕴深厚的“四个更优”医院文化品牌,是沧州区域内更省钱的“惠民医院”、更有温度的“暖心医院”、更有担当的“公益医院”和更具发展前景的“样板医院”。近几年来,医院大力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一支支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人医家乡情”队伍从医院启程,情系家乡父老,深入沧州各县(市),用实际行动书写医者仁心的答卷。
顺势而为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
看病就医,是每个家庭的头等大事,也是一座城市需要着力解决的民生实事。长期以来,大医院一号难求、基层医疗机构却门可罗雀。如何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成为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紧跟国家政策指引,围绕促进医联体建设并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各地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面对医疗改革的大潮,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卫健委的领导下,市人民医院积极贯彻健康中国战略,全面落实以基层为重点的新时期国家卫生工作方针,主动担当、顺势而为,以开展“人医家乡情”活动为载体,在助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上开展有益探索,努力推动形成上下联动、优势互补的运行机制,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随着医疗服务触角不断向基层延伸,截至目前,市人民医院已开展“人医家乡情”活动近400次,加速推进“名医送到家门口,看病就在家门口,医疗服务走进家门口”,近2000名医务人员参与,足迹遍布沧州所有县(市)的300多个乡村、77个社区、58家企事业单位,为80余万名群众送去医疗服务,让优质医疗资源如活水涌流,充盈在狮城每个需要的角落,成为群众家门口稳稳的“医”靠。
以此为依托,2023年11月,医院还牵头成立沧州市“市县人民医院联盟”,与21家县级医院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全力推动医疗专家、技术、服务、管理“四个下沉”。一年来,联盟协同发展“硕果累累”:基层学科能力取得新提升,帮扶联盟成员单位开展50余项新技术,牵头成立骨科专科联盟、磁共振影像培训基地等10余个专科联盟和专科培训基地,协助基层医院完善预算管理、绩效考核、运营规划、质量提升等管理流程18项,打通医院管理中的堵点难点。
建章立制 实现“人医家乡情”活动常态长效
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从来不是“水到渠成”,只有下大力气规划路径,才能让基层群众切实享受到福利。沧州市人民医院发展前行的每一步、每一程,都以患者满意为出发点、落脚点。
医院党委高度重视“人医家乡情”活动,结合三年倍增计划,通过建章立制,实现常态长效。以提升家乡父老健康素养、提升家乡卫生服务能力为中心,让“人医家乡情”活动在狮城大地遍地开花。
“不是以往的单打独斗,而是整合医院全部资源力量,各科室、党支部、群团组织和全院干部职工都深入基层一线,积极参与活动,与医院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医院党委书记滕伟说,医院还建立健全通报、考核等制度,进一步压实党(总)支部书记和后勤保障责任,推动共创共建、乡医培训、健康科普、健康咨询、专家义诊、爱心帮扶等活动开展,真正把人医情怀转化为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
以上率下 院领导包联深耕基层健康服务
市人民医院党委根据网格化县域包联责任区,建立健全院领导包联机制,13位党政班子成员包联14个县(市),指导督促党总支、党支部开展“人医家乡情”活动,为父老乡亲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真正推动工作末端落实。
今年7月,医院党委书记滕伟带队来到所包联的青县,组织医院骨科、妇科、心内科、神经内科等多学科专家团队,为当地百姓提供健康咨询和义诊服务,对问诊百姓提供血压血糖检测、疾病咨询、健康知识普及和用药、饮食方面等健康指导,受到群众一致好评。“通过此次活动,推进医院优质医疗资源、知名专家和技术服务向下延伸,打通由乡村到市县护佑家乡患者生命安全的快速通道,踏踏实实为百姓做实事、做好事,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滕伟表示。
12月5日,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黄捷带队到任丘市石门桥镇中心卫生院开展“人医家乡情”活动,肿瘤内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甲状腺头颈外科、风湿免疫、妇科、中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内分泌代谢科、关节运医骨科等学科的专家团队,将高水平的卫生健康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
坚持以上率下抓落实,每逢活动开展,院领导主动带队奔赴包联县(市)。随着活动的深入,医院因地制宜深耕“区域医疗合作—党建共建”模式,逐渐形成“一支部一基地、一基地一品牌、一党员一旗帜”的强大党建动能,激发了全员活力,产生了矩阵效应,推进医院优质医疗资源、知名专家和技术服务向下延伸,打通由乡村到市县护佑家乡患者生命安全的快速通道,踏踏实实为百姓做实事、做好事,有效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多元服务 让老百姓更暖心更舒心更省心
沧县沙官屯村的吕增信当了几十年村医。在与开展“人医家乡情”活动的医生交流时,他感觉乡亲们的常见病多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基层医疗条件比不了市里的大医院,一旦需要复杂的检查,少不了路途奔波。现在专家主动进村,来到乡亲们身边,为百姓就医带来了极大便利。
除了努力做好医疗服务外,令很多下乡义诊医生欣慰的是,及时为患者排查出了疾病。不久前,在沧县风化店乡前枣园村义诊时,沧州市人民医院骨科中心党支部书记、脊柱外科一区主任冯青发现一名村民骨组织上长有肿瘤。他建议这位村民立即到医院接受进一步检查,还特意写下自己的联系电话,并告知出诊时间。
冯青说,他参加过多次“人医家乡情”活动,排查出多位村民需要立即接受手术治疗。众所周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意义重大,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为还不知道已经需要手术的乡亲们,赢得宝贵的治疗时间。
沧州市人民医院妇产儿学科党总支书记、产科主任闫芳在沧县江义医院义诊时,很多孕妇慕名而来。“前几年我生老大的时候,找的就是闫主任,现在怀老二了还是愿意让闫主任看,特别信赖她。”患者庞婷婷说。在此次义诊活动中,闫芳为很多孕妇普及了孕产期的保健护理知识,并根据每个人具体情况告知她们具体的注意事项。
沧州市人民医院脑病中心党总支书记、神经内一科主任王艳玲通过义诊、与村民交流,发现不少村民对慢性病认识虽然有所提高,但有些不良习惯还需要医生反复宣讲提醒。比如“吃药不达标”,有的村民认为,只要吃药,就万事大吉了,而忽略了吃药也是要按照医生专业的意见来执行才能取得真正的效果的。所以,在义诊过程中,王艳玲有意识地进行健康科普宣传,并发放“家庭医生手册”等相关资料,提升基层群众健康意识。
一大批既肩负党总支书记岗位职责、又扛起学科带头人“硬核”担当的医疗专家,围绕自身专长和学科特色,积极投身志愿活动,成为群众信赖的健康守护者和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一张张靓丽名片。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沧州市人民医院将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进一步擦亮“人医家乡情”这块金字招牌,当好群众贴心人、办好群众身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