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4日
第07版:07

沧州“爱心小家”成立一年来,为103个异地大病困难家庭免费提供食宿

幸福小家 温暖大家

在运河区新儒苑小区,有一个爱心小家,这是北京同心圆慈善基金会“给大病家庭一个家”项目落地沧州的地方。

这个爱心小家,紧临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主要为异地就医的大病患者家庭免费提供食宿、就诊咨询、大病救助及心理支持等志愿服务,以此来减轻他们从外地到陌生城市看病的负担。爱心小家成立一年来,为103个异地大病困难家庭免费提供食宿。

每天晚上,小家的灯逐个亮起,温暖与希望抚慰着住在这里的每个人。

一个“凑”起来的小家

爱心小家是一套三室一厅的住宅,卫生间备有热水器、洗衣机、智能马桶,厨房里高压锅、电饭锅、微波炉、抽油烟机、米面粮油调料等一应俱全……走进爱心小家,处处都能感受到温馨。

北京开放大学培训中心特聘心理教育教授、国际注册高级心理危机干预师杨文峰是沧州爱心小家的发起人和组织者。他在2021年参加活动时了解到“给大病家庭一个家”项目,并发现在已经成立的爱心小家里,患者和家属普遍呈现出严重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杨文峰有专业优势,也有爱心,于是决定带着团队在沧州成立一个爱心小家。

经过杨文峰和爱心小家管理员刘一诺精心挑选,最终定在运河区的新儒苑小区。小家距离医院仅150米,不用过马路,穿过小区的南小门,就是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入口。

“从什么都没有到一应俱全的爱心小家,是大家伙儿‘凑’起来的。”刘一诺说,“从家具到床垫、床上四件套,乃至锅碗瓢盆,两天的时间,团队里谁家有新的或闲置的东西,统统都拿来了。”

从那时起,爱心小家开始接收从北京转来沧州做放疗、化疗的异地大病困难家庭,和临床救护无效转到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安宁疗护的患者家庭。

对于大病家庭来说,长时间的治疗使得他们不得不长期住在一线城市。而停留时间越长,生活费用就越高。医院周边的酒店和部分民宿没有厨房,家属无法根据要求烹饪食物。

爱心小家,带给许多家庭一线希望。对于异地就医群体来说,这个爱心小家,成为他们在异地的港湾,温暖了一颗颗需要被抚慰的心。

一座连接爱心的桥梁

在沧州爱心小家门口右手边的墙上,贴满了曼陀罗绘画。“这些是来小家住过的患者和家属画的,通过曼陀罗绘画疗愈方法来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刘一诺说。

与“给大病家庭一个家”项目分支的其他小家不同的是,在沧州爱心小家,杨文峰和团队成员一起,为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疏导。

11月22日,是沧州爱心小家成立一周年的日子。来自新疆乌鲁木齐的杜梅回到了她在沧州的“娘家”。杜梅的丈夫生前因肝癌在北京接受治疗,因病情发展太快转到了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安宁疗护病房。那时,杜梅就住在爱心小家。杜梅的丈夫住院期间,杨文峰和助理曾容每天上午、下午轮流到医院为其做心理疏导,刘一诺在小家做好饭,每天给杜梅夫妇送饭。

住院8天,爱心小家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到医院20多趟。在大家的关怀下,杜梅的丈夫有尊严地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小家就是你的娘家,我走后,他们就是你的亲人。”回想起丈夫生前说的话,杜梅泪流不止。

“我希望患病家庭成员们不再独自面对确诊、复查与治疗带来的挑战,真切地感受到家的温暖和社会的关爱。”杨文峰希望,把爱心小家变成一座连接爱心的桥梁,不仅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生活上的便利,也为他们提供心理辅导等多方面的支持。

一起传递这份温暖

12月12日13时,东光县居民刘宁在沧州市人民医院做完血液透析后,就赶往爱心小家。这里是她的第二个家。

刘宁今年50岁,是一名尿毒症患者,已患病20年。每周二、四、六,她需要从东光县到沧州市做血液透析。为了减少开支,她选择当天往返家和医院,来回路途要6个小时。

去年11月,刘宁做透析的那天,沧州市区下起了大雪,没法回家的她急坏了。

“看病已经花了很多钱,在外边住一晚又得花钱,我真舍不得。”刘宁介绍,当晚是爱心小家收留了她,刘一诺给她做了一碗热乎乎的面条。

一年来,杨文峰、刘一诺多次和刘宁沟通,以倾听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了解刘宁的情绪困扰根源,为其打开心结。

“20年的病压得我喘不过气,以前吃不香睡不好,我的世界是灰暗的。”刘宁说,“现在我身心状态越来越好,身体各项指标正在好转,家人都夸我厉害。”

爱心小家温暖了刘宁,刘宁成为小家的第一个志愿者。她还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到医院做志愿服务,温暖着病友们。

19岁的杨福智是爱心小家出勤率最高的志愿者,小小年纪的他已经是一名初级心理危机干预师。小家只要有患者家庭入住,他就过来买菜做饭、收拾家务,那份热情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爱心小家还有一个志愿者微信群,群里有91名成员。里面不仅有第一次参加志愿活动的饺子馆老板,还有线上捐款的爱心人士。

在爱心小家北面的一间屋子里,爱心人士捐赠的物资,堆满了半间屋。

刘一诺告诉记者,爱心小家的生活用品从来没有断过,爱心人士和团队的工作人员接续运营着爱心小家。

“爱心小家还需要更多的爱心人士和志愿者,一起来传递这份温暖。”杨文峰说。

赵泽众(12月19日《河北日报》)

2024-12-24 沧州“爱心小家”成立一年来,为103个异地大病困难家庭免费提供食宿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50611.html 1 幸福小家 温暖大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