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巧红 元氏双惠医院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关节置换术已成为治疗多种关节疾病(如严重的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等)的有效手段。然而,手术的成功仅仅是患者康复的第一步,术后的骨科护理对于保障关节功能恢复至关重要。良好的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促进关节功能的尽早恢复,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术后早期护理
术后早期护理是人工关节置换术成功的关键开端。生命体征监测方面,需密切关注血压、心率等,因手术和麻醉影响,异常体征可能影响关节组织灌注与愈合。伤口护理要遵循无菌原则,观察渗血渗液等情况,少量渗血可加压,严重则需医生处理。体位护理也不容忽视,如髋关节置换术后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膝关节置换术后抬高患肢,正确体位有助于关节稳定和恢复。
二、疼痛管理
疼痛管理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意义重大。准确评估疼痛是基础,运用数字评分法等工具,考虑个体差异。多模式镇痛为有效策略,联合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药物等。例如局部麻醉药用于切口周围注射能减轻早期疼痛,自控镇痛泵方便患者自控给药。同时,物理治疗如冷敷可辅助,它收缩血管减轻肿胀疼痛,多管齐下能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提高舒适度。
三、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恢复不可或缺。早期康复训练极为重要,能增强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增加活动度并预防并发症。肌肉力量增强为关节提供更好稳定性。康复训练计划需个性化制定,依据年龄、身体状况和手术类型等。早期多为被动活动,像膝关节置换术后1 - 2天用CPM机进行被动屈伸,之后逐渐过渡到主动活动,且训练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训练造成关节损伤或疼痛加剧。
四、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至关重要。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预防方面,鼓励患者早期活动下肢,如术后足踝关节屈伸活动,同时使用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要密切观察下肢症状,有可疑情况及时检查。感染预防除伤口护理外,还需保持病房清洁、限制探视,关注患者全身卫生。对于有感染风险因素的患者更要严格防控,这有助于减少并发症,保障关节功能顺利恢复。
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骨科护理对关节功能恢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术后早期的精心护理,到有效的疼痛管理,再到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以及对并发症全方位的预防与护理,每一个环节都是保障关节功能恢复的关键拼图。医护人员如同守护者,用专业知识和人文关怀为患者铺就康复之路。而患者及其家属积极的配合也是不可或缺的力量。相信在科学护理与多方协作下,患者能最大程度地恢复关节功能,重新拥抱充满活力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