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7日
第04版:04

守护无线电通信的“蓝天”

规范市场 提升服务

常盈 陈珊

无线电看不见,摸不着,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会有些陌生。它其实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从“嫦娥”探月到“蛟龙”入海,从移动通信到万物互联,当我们享受着手机带来的满满安全感,当我们拿起钥匙“滴”的一声解锁车辆,无线电时刻伴随着我们,服务着我们。

维护电波秩序,保障百姓用频安全,是无线电监督执法的工作重心。今年以来,沧州无线电监督执法局以“高效办成一件事”活动为牵引,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立足岗位当先锋,为民排忧解难题,合力攻坚见成效。他们以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市场为切入点,大力普及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政策,整顿发射设备销售市场秩序,从源头上防止和减少无线电干扰。

一个干扰案件引发的思考

“如果不是你们来提醒,我们也不懂买来的无线网桥是不符合规定的,而且还会产生干扰,影响到附近群众的正常通信。”某建筑工地的负责人表示。

2023年9月28日,无线电监督执法局接到运营商投诉称,新华区一小区附近5G通信基站受到不明信号的干扰,严重影响了附近用户数据上网的正常使用,引起周边居民强烈不满,请求协助排查。

为了保障群众的通信畅通,接到投诉后,市无线电监督执法局迅速派出工作人员前往现场开展无线电干扰排查。工作人员到达实地后,经监测发现2515-2615MHz频段存在干扰,通过使用便携式设备进行测向定位,最终将干扰源锁定为附近某建筑工地上的视频无线网桥设备。对该无线网桥设备进行断电处理后,移动公司后台显示干扰已消除。工作人员在检查无线网桥设备时发现该设备没有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证,属于非法无线电发射设备。无线网桥正常使用的是2.4GHz或5.8GHz的免申请无线执照的频段,但是该设备的发射频率被生产厂家进行了更改,实际使用的为2585-2635MHz,占用带宽为50MHz,部分频带落入移动5G频段内,非法占用了运营商5G通信基站的频段,因此对基站产生了干扰。

工地负责人张先生解释道,工地的环境比较复杂,不方便布线,但是又需要使用网络,他去销售无线电发射设备的一家商店去咨询时,老板推荐了这种无线网桥设备。张先生不了解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的相关规定,不知道无线电发射设备必须经过型号核准才是合法设备,因此没有对设备检查就购买了该设备并使用。

根据《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实施办法(暂行)》规定,销售无线电发射设备的,应当在开始销售10个工作日内通过信息平台向其注册地无线电管理机构办理销售备案手续,备案完成后,应当在实体经营场所或网络销售平台标明备案主体编号或所对应的二维码;销售的无线电发射设备,应当取得型号核准。

在工作人员对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规定进行解释后,张先生才意识到自己购买的设备是非法的,不能再继续使用,既损失了钱,还影响了附近居民的正常上网。

张先生的经历不是个例,在日常的干扰排查工作中,也会遇到这种情况。群众因对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政策不了解,误购买了非法无线电发射设备,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对正常通信造成干扰。自《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实施办法(暂行)》施行后,相继有一部分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商家按规定进行了备案,但因为商家对《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实施办法(暂行)》的认知度不高,仍有相当一部分的商家未进行备案。由于销售商家繁多且分布较广,对商家的监管全覆盖难度大,未备案商家私自销售未经型号核准的非法发射设备行为屡禁不止。

怎样普及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政策,让商家在销售时按要求进行备案,便于统一管理;让群众在购买无线电发射设备时买得放心,买得安心,无线电监督执法局对此类问题提起了高度重视。

深入走访探实情 “送政上门”显真情

“坐在办公室里都是问题,走进基层就都是办法。与其在办公室里思考讨论,不如去销售市场走走了解实际情况。”监督检查科负责人王帅这样说。

沧州市区内的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商家非常多,且分布广泛。为了尽可能多地掌握实际情况,走访更多的销售商家,监督检查科的工作人员采取“扫街模式”。市区的每一条道路上都留下了他们驱车驶过的身影,每当看到有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商家,他们就会停下来走进去看看。看似简单的走访,却常常让工作人员碰了壁。监督检查科的张双喜和赵国涵走进一家销售商家,向商家表明身份并出示了执法证件,询问商家是否办理了销售备案手续。商家李先生却表示自己根本没听说过什么销售备案手续,坚持说自己销售这么多年设备一直卖得好好的,不需要备案。张双喜和赵国涵心下无奈,意识到销售备案政策的普及推广依旧任重道远。两人将《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实施办法(暂行)》相关内容为李先生一一进行了解释,并指导他在工信部官网查看相关政策,终于得到认可和理解。对于开始的误解,李先生表示歉意,并邀请工作人员坐下详谈。李先生称自己卖无线电发射设备已经有10来年,因为自己岁数大了,所以对网上的信息关注少。他开店的这条街上就他一家卖无线电发射设备,跟同行也不怎么沟通,所以不知道新出台的销售备案政策,也就没有进行备案,表示一定会尽快进行备案。张双喜和赵国涵详细为李先生讲解了备案需要准备的材料和办理流程。

在走访的过程中,有误解有不配合,但是监督检查科的工作人员没有停下脚步。他们走访了市区大大小小的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商300余家,把销售备案政策送到了每个商家,将温暖送到了每个商家心里。

坚持党建引领 贴心服务暖人心

自销售市场走访活动开展以来,未备案销售商家纷纷响应,按要求进行了备案。信息平台上的销售备案申请数量呈现大幅增长,最多的一天,收到将近20家经营主体800多条设备备案信息。这让无线电监督执法局的工作人员喜忧参半。喜的是销售备案政策的普及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忧的是如何能快速地办理完成如此大量的备案申请,尽快为备案商家发放备案主体编号及二维码。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无线电监督执法局党支部围绕“高效办结申请备案”这件事展开了一场攻坚战。先是开通了咨询电话,及时解答商家在备案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叮铃铃的电话铃声成为了接线员梁泽辉日常工作中的伴奏。“给您一个网址先记一下,进去之后点击……”梁泽辉逐渐总结出了一套“话术”。从进入信息平台,到找到申请入口,再到填写备案信息,每一个步骤都保证以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清楚。在办理备案申请时,他发现有的销售商家申报时填的信息不太准确,不符合要求无法通过,需要将申请退回让商家再次进行完善。为了能让商家更加顺利地办理备案申请,减少申请退回带来的麻烦,频率台站科负责人王强带领工作人员编写了销售备案指南,对办理销售备案的流程和需要准备的材料进行细致的解释,由监督检查科在走访的时候发放给各商户。此外,他们还开通了现场办服务,对于自行在信息平台上提交申请有困难的,可以携带申请需要的相关材料到现场由工作人员指导进行操作。销售商家王先生办完申请后表示,自己在家操作了好多次经销商注册登记这一步都不成功,多亏了工作人员告诉了自己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指导自己才完成。王先生说,工作人员的这一举动解决了他的困难,暖到了群众心坎里。

为了能够尽快为商家发放备案主体编号及二维码,减少商家等待的时间,工作人员不断提高审批效率,实际办理时限从法定的5个工作日,逐步压缩到2个工作日内。

截至目前,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政策普及推广取得了较好成效,今年累计新增经营主体备案170家,发射设备备案11106条,经营主体备案总数达到746家,发射设备备案总数达到40500条,新增主体备案数量更是位列全省新增数量第一名,基本实现了备案全覆盖。

2024-12-27 规范市场 提升服务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50951.html 1 守护无线电通信的“蓝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