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康学翠 王雪 杨昊文)昨天上午,记者一走进位于献县梅庄洼农场的忠悦种植专业合作社番茄大棚,就听到一阵阵的嗡嗡声。“这是熊蜂在授粉。你看,这个小点就代表熊蜂授粉成功了。”正在查看番茄坐果情况的合作社负责人于永辉告诉记者,这是今年的第五茬番茄,大约明年元宵节前后就能上市。
献县番茄种植历史悠久,因品质好,荣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绿色农产品等称号,在京津冀百姓的“菜篮子”里扮演着重要角色,并远销上海、重庆等多地市场。为保证食品安全“看得见、摸得着”,今年献县以政府补贴形式,在全县推广番茄熊蜂授粉技术。
“熊蜂是蜜蜂中的‘劳模’,对光照、温度等要求比其他蜜蜂低,授粉效率更高,大约100只熊蜂就可完成一亩地的授粉任务。熊蜂还能择优授粉,可以有效避免畸形果,提高坐果率和产量。”于永辉说,“用熊蜂给番茄当‘红娘’,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它对农药等化学成分比较敏感,无法在高农药残留的环境中生存,称得上是天然的食品安全‘检测员’。要采用熊蜂授粉,在番茄生长过程中,农民就必须弃用植物激素,也不能随便使用农药。”
对此,献县段村镇高庄村种植户苏海来深有感触。他经营的“鲜趣农业园”,有5个大棚种了番茄。今年番茄刚栽苗时,为预防病虫害,他按照以往的做法,在地上撒了些农药。不料还没等到授粉,一箱熊蜂就陆续死亡。据苏海来介绍,按照传统种植方法,番茄坐果后,也要打一些杀菌剂,可有了熊蜂这个“检测员”,就必须坚持有机生产,让番茄自然成熟。“现在有顾客来买番茄,我敢拍着胸脯跟他们说,咱这番茄绝对绿色无公害。”苏海来自信地说。
自然成熟,籽粒饱满,酸甜可口,无空鼓硬心,经熊蜂授粉长成的番茄,凭借健康安全的品质和良好的口感,很受市场青睐。目前,“献县番茄熊蜂授粉示范基地”有50余个,面积1万余亩,超过了全县番茄种植面积的一半。在今年11月举行的第七届京津冀蔬菜产业发展大会上,献县6家企业的10个番茄产品全部获奖,其中一等奖3个,占到一等奖总数的三分之一。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绿色生态防控,让熊蜂成为献县番茄绿色生产的‘代言人’,从源头上更好地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献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贾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