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 划:何荣芝
执 行:吕 坤
摄 影:陈 雷
版 式:张智超 杨苗苗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
2024年,沧州中小企业用定力去增强发展韧性、用热情去拥抱技术变革、用创新去捕捉发展机遇。
这一年,5G技术重塑着工业生产的各环节,为越来越多的行业赋能;这一年,天边的“北斗”落户沧州,解锁更多应用场景;这一年,沧州低空经济实现从医疗物流到飞行汽车的覆盖,率先迈出第一步;这一年,沧州继续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借“智”完善产业链条;这一年,从农业到工业,沧州企业守住“中国芯”……
2024年,我们用勤劳智慧播下一粒粒种子,期待它们在下一个春天发芽。
——编者
一粒种、一片田、一颗“芯”
一颗颗汁水丰盈、饱满多籽、口感浓郁的番茄,从地头走上京津消费者的餐桌,每年可以为献县带来8亿元产值。
为了种好这颗番茄,献县以种植过程的安全性为切入点,加大补贴力度,在全县域推广熊蜂授粉技术。
熊蜂是蜜蜂中的“劳模”,在无公害的环境中,每天可以工作18个小时以上。但同时,它对环境要求又非常严苛,有污染和农药残留的环境中它们会“罢工”,喷洒过激素和杀虫剂的花朵,它们也不屑于授粉。大约100只熊蜂就可完成一亩地的授粉任务,这大大降低了人工授粉的成本。
“蜂蜂严选”的番茄,还原了食物原本的味道。种植有“籽”的番茄,也成为献县坚守食品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产业发展新路径。
千里之外的新疆轮台县,河间国欣农村技术服务总会带着优质棉种,已经在那里扎根11年了。
近年来,国欣联合国内防控棉花黄萎病的顶尖研发团队经过攻关,研发出越来越多高产优质的抗旱耐盐碱的棉花品种,更让新疆2000多亩重度盐碱地实现了从颗粒无收到棉花“苗壮铃多”的华丽变身。
一朵朵洁白的棉花,讲述了沧州企业守护中国棉种的故事,也让人们看到了治理盐碱地的新希望。
特种气体是现代工业的重要原料。一些特种气体,可以让芯片“满血”,是芯片这一微观世界“大楼”的“楼板”和“金钟罩”,其质量直接影响到芯片的精度和性能。
位于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沧州华宇特种气体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填补了国内电子级乙硼烷气体生产的空白。
你看,一粒种、一片田、一颗“芯”的背后,都有沧州企业在默默地耕耘与坚守。
低空经济“展翅高飞”
3个人就能抬起、时速达333公里……捷中鲨鱼(沧州)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鲨鱼飞机,填补了沧州航空制造业的空白。
这架飞机,诠释了“新质生产力”和“低空经济”两个高频词。
硬核实力的背后,是创新。机身使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抗拉强度是同等质量钢铁的6到7倍,密度仅为钢铁的1/5;模仿战斗机机型既减轻了空气阻力,也利于控制速度;可使用95号汽油,百公里油耗6.9升,让飞机使用不再“高不可攀”。
泊头市的河北茂动兴腾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专门从事无人机植保服务。日前,公司投资3534万元配置植保无人机252架及专业无人机驾驶员300人,加紧进行重大病虫疫情区域应急防控设施及物资储备库建设。建成后日作业量可达20万亩,服务范围辐射沧州、衡水、保定、廊坊、唐山等地。
一架载有百余患者检验样本的标本转运无人机,从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本部院区平稳升空,飞往8公里外的骨科康复院区。约9分钟后,无人机平稳降落,工作人员迅速将标本送至检验科室。
2024年4月,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开启省内首条一院多区医疗物资无人机低空配送航线,标志着我市医疗领域物资转运正式进入“空中速递”时代。
标本、血液、手术工具、药物、疫苗等物资实现跨院区无人机运送,每天至少飞行24架次,实验用房面积缩减一半,3个院区可节省检验人员20人……综合各项费用,每年可节约2000万元。
为了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市成立工作专班,统筹推进低空飞行安全管理、空域划分、低空经济领域招商工作,推动相关项目落地实施。
“中东欧国际低空经济合作高地、京津冀低空经济协同应用高地、河北省陆海军民全景示范高地”的定位,为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新机遇、新赛道解码新质生产力
沧州的“膜”力,在2024年5月耀眼绽放。
2024年5月,京津冀国家高新区联盟大会暨中国(沧州)膜产业发展大会在沧州举行。依托G2京沪高速公路,一条强化京津冀资源要素配置、实现产业链和供应链深度融合的G2产业创新走廊,初具雏形。
打造“京津冀G2产业创新走廊”,膜产业是重要一环。膜技术产品似有魔法般,可以被应用到环境、医疗、能源等多个领域,对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2024年,沧州成为这条产业走廊上膜产业转化的“首选地”。京津由“产业疏解”变“优势输出”,沧州高新区由“项目承接”变“产业衔接”。一幅关于“中国膜谷”的壮美画卷徐徐展开。
新的赛道正在开辟,传统企业的转型也从未停歇。
2024年,5G等新技术在我市工业领域的应用,愈加广泛。
每年,都有50亿支中性硼硅玻璃瓶在沧州四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诞生。如此可观的产量背后,是5G技术加持的庞大生产线和设备的支撑。“中国造不出中性硼硅玻璃疫苗瓶”的说法,也在这里不攻自破。
位于渤海新区黄骅市中捷产业园区的河北高大永恒塑料制品有限公司,5G+智能工厂正在从理想变为现实。上万平方米的车间,只需要几名运维人员;一部手机就可以控制灯光等辅助设备联网;每个生产环节都配有AI视觉检测,确保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超99%……
企业将先进的5G技术与工业互联网平台深度融合,实现生产流程高度智能化的同时,真正做到了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新质生产力离不开创新。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得先机、赢得优势。
位于沧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沧州健森科技园,集合了30余家互联网医疗行业企业。在这里,互联网和医疗健康的信息孤岛正在被打破。
“智慧药柜”能够实现在线问诊、开具处方药、医保结算、自助取药;小程序可以完成医院的挂号、缴费、检查预约,大大提高转诊率;体检小屋内,人们能够自助进行多项检测;家用穿戴设备联网,把“家庭医生”请回家……
打通了“智慧医疗”的最后100米,也就解锁了互联网医院的更多可能。
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阔,高质量发展成果也将更多地惠及你我。
“参北斗”的不止新农人
“90后”新农人、沧县鑫翰种植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张宸,是广为人知的“北斗女孩”。
张宸是沧州第一个给农机安装“北斗”导航系统的新农人。她不仅自己持有无人机操作证和收割机、拖拉机等农机驾驶证,还带着一支100多人的队伍,用各种型号的农机打理着1万多亩流转来的土地,同时服务着7万多亩农户托管的土地。
新农人用上了耀苍穹的“北斗”技术,就连盐碱地也变得更“听话”了。从2018年乡亲们围观张宸第一台设备下地,到今天大家追着用北斗导航种地,农民都尝到了科学种植、集约化管理的甜头儿。
面粉加工、香油加工、粮油批发、面花制作、蛋鸡养殖……张宸已经在盐碱地上建起一条农业产业链。
如今,越来越多的新农人,以青春和梦想为翅膀,以智慧和科技为动力,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追逐梦想,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沧州,“参北斗”的不止新农人。
2024年9月14日,国家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数据中心河北分中心在沧州揭牌。
全天候高精度的定位、导航与授时服务,让“北斗”系统深入百姓的日常生活。
对于海洋船舶来说,“北斗”既是“安全员”又是“监管员”。北斗智慧海洋船舶监控平台可以实时监测船舶的位置、状态以及航行轨迹,及时发现异常并触发告警,记录告警事件和船舶历史行为轨迹,为船舶的安全管理和运营提供全面支持。如果遇到危险情况,渔船上的工作人员可以使用一键报警功能进行求助、等待救援。
北斗的高精度定位也将助力智慧港口建设。未来,每一辆运送集装箱的卡车将通过北斗定位,自动行驶到指定位置装卸集装箱,从而大幅提升港口的运行效率。
“北斗”落户沧州以来,已经上线北斗时空数据库、商用车交通安全风控云平台、渣土车分析监管平台、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北斗智慧海洋船舶监控平台。目前,“北斗”已在沧州近200艘渔船、140多台农机以及500多辆商用车、渣土车、环卫车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