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尹超)随着气温下降,保暖内衣成为市场热门商品。商场里,打着“自发热”“远红外”“石墨烯”等旗号的“黑科技”产品种类繁多,且价格不菲。然而,一些商家宣称这些“黑科技”产品能凭空产生热量或具备超强的保暖性能,实际却无法达到,不少消费者花几百元买的“黑科技”秋裤,保暖效果与普通秋裤并没有明显差别。
近日,央视的一则报道,揭示了这些“黑科技”保暖衣背后的真相:“自发热”是借助纤维吸湿发热原理,但冬天人体汗液少,纤维很难吸湿发热;远红外纺织品虽能吸热放热,但造价较高,市场上真正的远红外纺织品并不多;石墨烯因造价和工艺问题难以量产。不少商家将普通混纺纤维产品标榜为“黑科技”产品,多是营销套路。且“自发热”保暖衣物,也不适合所有人穿。皮肤干燥的人穿这类衣物,易引起皮肤瘙痒等问题。
除了保暖内外,羽绒服、冲锋衣等产品也存在“黑科技”噱头。对此,不少消费者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强市场监管,制定明确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净化市场环境,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消费者也应提高警惕,在购买相关产品时,要多关注产品的实际材质、性能和口碑,理性看待保暖衣物的功能,而不是盲目相信“黑科技”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