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7日
第05版:05

“置顶”创新 破解“成长的烦恼”

本报记者 吕 坤 摄影 殷 实

疫苗瓶,沧州造。

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在传统医药产业提质升级的路上,“自主创新”成为沧州多家企业发展壮大的“能量棒”—

一根小小的涂药棒、一支小小的玻璃瓶、一方中药固体制剂……与人们健康息息相关的这些医药产品中,科技含量满满,也彰显着沧州企业持续创新的力量。

七年磨一“棒”

近日,在位于渤海新区黄骅市的黄骅市康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设备正开足马力生产一体成型涂药棒。这款一体成型涂药棒,是康田公司历时7年自主研发的成果,已在中国和美国申请专利。

传统涂药棒有静电植绒脱落风险,而康田公司的这款一体成型涂药棒,不仅可以有效避免药液滞留,而且节省了药液的使用量,填补了市场空白。

看上去平平无奇的涂药棒,诞生过程可不简单。它需要同时具备耐腐蚀、耐高温、耐撕拉等多项要求,这对其材料的选择和制造过程都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

为此,康田公司走访了国内多家材料生产商和制造工厂,先后投入上千万元,持续引进先进设备,不断进行产品革新,历时7年时间,终于取得突破。如今,仅涂药棒系列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28%。

多年来,康田公司持续创新,生产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领先产品,完成了从“制造”到“智造”的蜕变。凭借着一系列技术创新,康田公司生产的多项产品在国内销售份额中名列前茅,产品远销欧美、中东、东亚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5G智慧工厂守护疫苗瓶

在沧州四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的中性硼硅玻璃瓶生产车间,一支支“新鲜出炉”的药用玻璃瓶,将在完成检测包装后,被运往世界各地。

中性硼硅玻璃,因化学稳定性能优异,成为国际公认安全可靠的药品包装材料。上世纪60年代,我国就展开了对这一产品的研发,但因为这种材料“难融化、难澄清、难成型”,始终没能攻克,最终只是生产出低硼硅玻璃的替代品中硼硅玻璃。

在“烧”光了数千万元积蓄后,四星玻璃终于实现了技术突破,成为世界范围内唯一可以用全电熔技术进行中硼硅玻璃生产的企业。这种技术生产的产品稳定性能更好,并且可以做到零排放。

“中国造不出中性硼硅玻璃疫苗瓶”的说法,不攻自破。每年,都有50亿支中性硼硅玻璃瓶在四星玻璃诞生,除供应国内300余家药企外,还出口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打破技术垄断后的四星玻璃选择持续精进。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公布的2024年“数字三品”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名单中,“四星玻璃5G数字技术赋能产品质量管控”案例成功入选。

四星玻璃还积极探索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全力推动工厂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发展。四星玻璃的两个厂区,完成了5G和全光网络的覆盖,为生产、办公、监控等业务数据的传输打好基础,再通过“一对一”场景建模,对56条产线、744台设备、1.2万多个关键设备点位进行数据采集并上传至平台,实现对工厂生产情况的全透视。在线运行监测、车间智能排产、产品质量优化、能效平衡优化、仓储智慧管理、智能协同作业“六大应用场景”搭建完成后,企业的排产效率提高25%、生产效率提高10%、设备效能提升5%、能源消耗减少5%、产品质量提升3%。

中药也可“智造”

近日,在位于沧州经济开发区的河北万岁药业有限公司,现代中药数字化车间中央控制室内,一名工作人员正在电脑前查看中药液提取罐的温度,另一名工作人员则操作电脑对通脉颗粒中药液进行二次提取。

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对现代中药数字化车间进行实时监测,同时还能智能控制提取车间与浓缩车间的制药设备,实现了车间内的自动化操作和智能化管理。

河北万岁药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药品研发、化学原料药制造、中成药与化学原料药制剂生产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生产感冒药、骨科药、心脑血管药,年产值已达3.3亿元。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企业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更是医药产业从生产仿制药到开发创新药的必由之路。为此,万岁药业每年至少拿出经营收入的4%用于药品研发,确保每年立项开发3到5个新产品。

如今,万岁药业已建有河北省中药固体制剂技术创新中心、沧州市中药三大经方技术创新中心、沧州市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通过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合作相结合的产品研发模式,公司主持制定国家药品标准10项、获得国家级专利32项,成功研发了威灵骨刺膏、鹿川活络胶囊、关平来氟米特片等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产品。

2025-01-07 本报记者 吕 坤 摄影 殷 实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51936.html 1 “置顶”创新 破解“成长的烦恼”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