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屈 鹏
冬季的黄骅港,海风劲吹,大潮涌动,四处激荡着加速发展的澎湃动力。
时间的刻度里,潜藏着发展的力量。刚刚过去的2024年,沧州沿海经济发展风生水起、捷报频传:《黄骅港总体规划(2016—2035)》完成修订,即将获批;30万吨原油码头、滚装码头一期等6个码头项目开工建设;开通黄骅港美西集装箱航线,内外贸集装箱航线拓展到20条,内陆港总数达到16个,黄骅港保税仓库正式投运;黄骅港货物吞吐量连续5年突破3亿吨,其中全年完成煤炭下水量21435.5万吨,连续6年位居“北煤南运”港口首位……
以实干作答,用实绩交卷,勤劳智慧的狮城儿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向海发展、向海图强,解放思想、踔厉奋发,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精准定位,全力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
向海图强——
激活蓝色新引擎
沧州的优势在沿海,向海图强是沧州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要持续推进港口转型升级和资源整合,优化港口功能布局,主动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共建‘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时的殷殷嘱托,让狮城儿女倍感振奋、备受鼓舞。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坚持干字当头,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在建设沿海经济强市的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
聚焦打造“多功能”大港,理顺“地主港”管理模式,进一步整合岸线、锚地、航道等港口资源,实现港口运营分类施策、规范管理。持续推进集疏运体系建设,完善港口货运铁路集疏运规划方案,推进矿石混配贸易中心、大宗散货码头矿粉堆场、综合物流园铁路专用线路、黄骅港中心编组站等项目,畅通公铁港紧密衔接的多式联运体系。
聚焦打造“综合性”大港,持续推进港口基础设施和集疏运体系建设,加速推动综合港区二港池多用途码头一期、集装箱码头一期开工建设,加快原油储运基地、国家煤炭储运基地建设,推动300万吨商业煤炭储运基地尽快落地开工……
(下转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