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进超 本报通讯员 马天华
在新材料产业版图上,沧东经济开发区正以势不可挡之势抢占愈发重要的位置——2024年,区内的远景(沧州)零碳智能产业园项目投产即升规、量产即出口,二期项目已签约并进行前期准备。沧东经济开发区以此为契机,聚企成链、聚链成群,吸引上下游相关配套企业,并积极打造氢能产业链条,形成制氢、用氢的产业闭环,打造零碳产业园。
电池超级工厂蝶变
向新而行,逐绿而行,近年来,沧东经济开发区在新材料赛道跑出了“加速度”。
在时间节点上,远景(沧州)零碳智能产业园项目一期于2024年11月投产,紧接着二期项目也提上日程,并于2024年12月底与沧州市政府签约,目前正在进行前期准备。
在规模上,两期项目投产后,将助推远景(沧州)零碳智能产业园成为北方最大的锂电池生产基地。据介绍,项目一期设计产能为10GWh,二期规划产能20GWh,将围绕全球客户需求,生产高品质动力、储能电池产品,预计于2026年投产。待一期、二期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将达200亿元,将有力带动当地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助力沧州成为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的全球标杆。
在效益上,远景(沧州)零碳智能产业园项目一期还未正式投产,便接到国内外多家合作伙伴的订单。一期项目投产当月产值即突破亿元大关,助力企业顺利实现升规。远景动力技术(河北)有限公司一位部门负责人介绍:“公司的产品采用了快充、长续航和抗低温等技术,平均日产2万颗电芯,直供全球头部车企,每年可为超过20万辆新能源汽车提供电力,实现‘量产即出口’。”
“当前,一期项目正处于快速稳定满产状态,沧州基地二期项目也在规划当中,投产后将在满足京津冀地区快速增长的电动汽车与储能配套需求的同时,助力沧州打造面向全球战略市场的锂电产业新高地。”远景动力技术(河北)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远景(沧州)零碳智能产业园项目的投资建设者是远景动力公司。远景动力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智能电池科技公司,致力于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电池系统的研发、设计、制造及销售,在全球设有13个生产基地。目前,远景动力公司在江阴、鄂尔多斯、十堰、沧州的四大电池超级工厂均已投产。
据介绍,远景(沧州)零碳智能产业园由远景科技集团投资建设,于2022年11月开工,2024年11月投产。该产业园将基于远景首创的零碳产业园创新体系 ——“新型能源系统”“零碳数字操作系统”“绿色新工业集群”三大支柱,协同风机、光伏、储能等绿色能源装备,实现园区内生产100%使用绿色能源,打造零碳电池产品。
全程跟踪 全面服务
远景(沧州)零碳智能产业园项目建设体量巨大,但在两年时间内便实现了竣工投产,建设效率高、质量好,离不开沧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优良的营商环境。沧县建立了“5+1”全周期闭环服务机制,即“一名包联人、一份承诺书、一个服务组、一本报建册、一张横道图,一个专班群”,确保项目建设高效推进。
沧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远景专班负责人黄彪介绍说,2024年工作专班在重点服务远景(沧州)零碳智能产业园项目中,通过指导帮扶项目提升施工质量、确保施工安全、严格落实安全文明施工以及扬尘防治等措施,全力保障项目早日落地投产。
自远景(沧州)零碳智能产业园项目开工以来,专班人员认真贯彻落实县委专题会议指示精神,坚持“周例会、日调度”制度,同时不定期组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远景沧州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召开专题推进会议,深入分析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影响施工进度的问题进行精准施策,并协调解决现场生产用电、生产用蒸汽、图纸变更、机电工程招标、消防工程招标、甲供设备招标、专项工程招标、招标清标、手续办理等30余项问题,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助力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专班根据项目建设需求,组织各方责任主体对三个标段的机电安装单位、消防单位等进行实地考察,确保项目有序进行。
自项目开工建设以来,专班工作人员积极协调供水公司、电力公司,满足临时用水、用电需求,加强要素保障,确保项目建设紧密衔接。
针对项目建设中出现的资金问题,专班人员组织银企对接,协助项目方与银行沟通协商,力争银行贷款早日批复。同时,专班人员还重点关注项目建设需求,结合项目方电力和蒸汽量需求,联合设计院、华润热力、润东售电公司等多家单位多次现场勘探管道走向,提前谋划,推动润东售电公司、华润热力公司和项目方对接,做好项目开工用电和蒸汽用量保障。
同时,专班人员还主动做好指导帮扶,督促施工方落实安全文明施工措施,保持好环境卫生,组织各方责任主体负责人进行现场碰头交流,督导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提高施工质量、守住施工安全底线,进一步提升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专班成员王鲲程介绍说,从项目建设到投产,自己和伙伴们全程跟踪服务,集协调员、“面试官”等角色于一身,确保项目建设早日投产达效。大家对项目进行不定期检查,确保施工按照工艺要求施行。同时,不定期协同沧县住建局、应急管理局的相关负责人以及专家库的专家成员,对现场施工资料的闭合、施工质量和安全、施工工艺等事项进行现场指导,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
在项目施工期间,由于来自南方的设计单位对北方的地理情况预估不充分,导致在厂房进行基础回填时地下水渗透。专班工作人员得知这一情况后,积极协调相关领域的专家对现场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并采用专家建议,使用轻型井点的方式,降低了施工区域的水位,避免了地下水渗透现象,保证了施工顺利进行。
为提升生产环境的洁净度,厂房必须进行机电安装施工。专班工作人员提前介入,组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以及远景公司园区建设部的现场专家,一起考察机电安装施工单位。
在筛选机电安装施工单位时,专班人员又变身“面试官”——既要考察机电安装施工单位是否具备丰富的锂电施工经验、拥有专业的人才团队,还要重点考察施工单位的“家风”,分析其经营理念是否有利于保障施工质量安全。
经过两三轮的筛选,考察团队从众多施工单位中选出了6家,然后再从成本控制等方面进行筛选。“看着项目一天一个样,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一天天成长起来那样高兴。”王鲲程动情地说。
聚企成链 聚链成群
孤木不成林。完善的产业链条可以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发展的韧性。在远景(沧州)零碳智能产业园项目落户之初,沧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就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加强上下游配套衔接,推动产业聚链成群。
围绕正负极、隔膜、电解液等产业链上下游配套项目,沧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成功举办精准招商对接会,并现场与扬州纳力新材料、晶基产业科技等4家新能源新材料企业签约,力争实现不出沧州就能配齐动力电池生产所需的各种材料和部件。同时,开发区管委会大力推进区内的华润光火储氢等新能源项目竣工投产,形成“风光火储氢”多能互补的供应格局,并积极引进制氢和氢燃机项目,形成制氢、用氢的产业闭环,为新材料产业提供绿色能源。
据沧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一位负责人介绍,华润光火储氢项目总投资约13亿元,通过实施火电灵活性改造,在电厂周边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并配套建设储能、制氢等系统,打造多能互补的低碳能源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基地,实现区域内火电、光伏发电、储能、制氢协调运行,提高绿电占比,降低碳排放、提供深度调峰辅助服务。
这一项目规划光伏装机容量300兆瓦,预计年平均上网电量为3.8亿千瓦时,年售电收益13660万元;制氢年收益1430万元,调峰辅助服务年收入2800万元,年纳税总额约5000万元。
截至目前,华润电力已建成光火储氢配套项目——30千伏风电储能项目,可将电能进行储存,再持续地向外供电。
沧东经济开发区大力打造氢能产业链。目前,通过远景动力公司有关负责人牵线,开发区招商团队对接了深圳的氢辉能源公司。氢辉能源公司是一家电解槽生产企业,在电解水制氢领域有一定的知名度,看中了沧东经济开发区用电成本较低的优势和更优的发展环境,有意向来此投资。
此外,氢辉能源公司与远景动力公司也有合作,氢辉能源公司落户沧东经济开发区,可以在用电低谷时用电解水制氢并进行储存,在用电高峰时用氢发电,并将这些绿电直供远景动力公司。
同时,沧东经济开发区招商人员正在对接国内一家知名度较高的氢燃机企业。管委会一位负责人表示,将积极构建“氢能设备生产—制氢—氢能发电—绿电直供”的产业链,为区内企业提供绿色电力,打造零碳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