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1日
第02版:02

2024年沧州市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524个,其中30亿元以上10个、超百亿元2个

以项目建设带动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

黄骅港30万吨原油码头全面开工建设;国家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数据中心河北分中心落户沧州;沧州市中心城区13条道路实现贯通……

从2024年12月30日举行的中国共产党沧州市第十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获悉,2024年,沧州市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524个,其中30亿元以上10个、超百亿元2个,带动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稳中向好态势。

以项目建设加速度

聚集高质量发展新势能

2024年12月28日,在渤海新区黄骅市南大港产业园区,河北凯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碳四新材料一体化项目主体装置成功吊装,这标志着项目建设全面进入设备安装实质攻坚阶段。当日10时58分,随着项目总指挥下达吊装指令,塔高69.25米、直径4.8米、总重341吨的催化蒸馏塔主体装置缓缓升起、平稳吊移,精确吊装就位。

“作为南大港产业园区的化工龙头企业,我们始终秉持创新发展的理念,不断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大力提升核心竞争力,聚焦绿色化工、精细化工,于2024年4月建设了碳四新材料一体化项目。”河北凯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全利说。

碳四新材料一体化项目是河北省重点建设项目,一期投资30亿元,占地500亩,产品主要应用于高品质油品改质,预计2025年5月竣工。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100亿元。

碳四新材料一体化项目只是沧州众多新开工项目中的一个。2024年,沧州市把项目作为稳增长、扩投资、促转型、强产业的重要抓手,在产业、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城市建设等重点领域谋划和实施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以项目建设加速度聚集高质量发展新势能。

以担当实干

打破制约产业发展的难点堵点

农机安装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变身智慧农机,不用人驾驶,便会自动进行田间作业。2024年,沧县鑫翰种植专业合作社,90后“新农人”张宸为农机安装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自动驾驶农机精准进行追肥、播种等作业,又快又准。

“只要规划好路线,不用人驾驶,自动驾驶农机就能匀速直行,偏差控制在2.5厘米之内。相比于传统农机,自动驾驶农机可提升20%至30%的作业效率,每亩地可节约种子20%左右。”张宸告诉记者,以麦田追肥作业为例,传统农机施肥,一亩地要用80斤肥料,而自动驾驶农机施肥,一亩地只需50斤肥料。

2024年9月,国家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数据中心河北分中心在沧州市揭牌,标志着北斗河北分中心正式建成运营。国家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数据中心是北斗导航系统应用发展的重大项目,是依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资源,汇聚和管理全国导航及位置服务全要素信息数据资源的平台,是辅助政府及行业决策、服务社会公益的基础平台。

2024年12月15日,沧州黄骅港30万吨原油码头工程建设推进会在黄骅港散货港区举行。当日,总投资约65亿元的沧州黄骅港首个30万吨原油码头项目全面开工建设。

该项目规划新建一个30万吨级油品泊位,配套90万立方米储罐区,设计年通过能力1420万吨,主要接卸原油、稀释沥青和燃料油等货种,预计2027年6月完工。项目建成后,可接卸5万吨至30万吨级外贸进口原油大型货船,为周边客户提供更加便捷的原油运输服务,大幅降低腹地石化企业的原料物流成本,预计每年可减少临港炼厂物流成本7.8亿元。

2024年12月31日,总投资140亿元、历时1年9个月建设的曲港高速肃宁互通至京台高速段通车运营,实现了与大广高速、沧榆高速、京台高速互联互通。同月,荣乌高速沧州段改扩建工程山东方向正式通车,标志着荣乌高速河北沧州与山东对接段达成统一双向六车道标准。

此外,沧州老火车站仅用一年时间就完成改造,百年老站焕发新生。

以民生为本

绘就群众幸福生活新画卷

2025年1月1日,驱车行驶在新贯通的沧州市区朝东路,记者看到,马路宽敞干净,汽车和行人有序通行。从市区开元大道到迎宾大道之间,又多了一条东西向的宽敞道路。

沧州市民张伟家住运河区万泰丽景小区,朝东路贯通后,他就开始在这条路上通行。“以前我到泰大国际写字楼上班,需要绕道而行,路远还经常堵车。现在好了,朝东路贯通后,路近、宽敞、车也少,上班节省了十多分钟。”他高兴地说。

让城市品质更优颜值更高,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更强。2021年以来,沧州市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大力推进道路贯通工程,打通主干道,畅通微循环,提升城市建设水平,持续增进民生福祉。2024年,沧州市中心城区又有13条道路实现贯通,市民出行更加方便。截至目前,沧州市中心城区共有69条道路实现贯通。

在202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河北沧州南大港候鸟栖息地”参与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顺利通过评审,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河北省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数据显示,南大港候鸟栖息地2019年观测到2万余只候鸟,2023年观测到10万余只,候鸟数量4年间增长了4倍。

沧州也由此成为少数同时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的城市。京杭大运河和南大港候鸟栖息地“双世界遗产”,让沧州成为“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优选地。

戴绍志(2025年1月7日《河北日报》)

2025-01-11 2024年沧州市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524个,其中30亿元以上10个、超百亿元2个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52359.html 1 以项目建设带动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