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上午,新华区志强路社区每周两节的摄影公益课又开课了。
“这节课我主要给大伙儿讲讲如何选择手机拍摄角度,先给大家提个问题,如果让你拍一棵树,平拍、俯拍和仰拍这三种拍摄角度你选择哪种?”一上来,主讲人董新宪提出的问题,引起了现场居民的讨论,“用仰拍更能凸显树的高大”“如果树干粗,用平拍更能突出树的粗壮”……
董新宪今年71岁,是志强路社区的一名老党员,爱好摄影已有40多年。志强路社区辖区内的多数小区是无物业老旧小区。2023年初,为丰富居民生活,社区开设公益课堂,发动有一技之长、有服务意愿的热心人为居民传授技能。董新宪得知后主动报名,义务教居民手机摄影技巧。
“我的学员多数是老年人,他们对手机的一些功能不熟悉,怎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摄影知识给大伙儿讲透了,刚开始我很犯难。”董新宪告诉记者,他翻阅了许多手机摄影方面的资料,再一点点把摄影知识转化成“大白话”,通过课堂讲解和实地拍摄相结合的方式,把拍摄技巧教给大家。
志强路社区摄影公益课堂刚开课的时候,只有几位居民报名。后来,报名的人越来越多。董新宪根据居民们的学习情况,将公益课堂分为初级班和中级班,每个班有三四十名学员。
“许多原本不熟悉的居民因为共同的爱好走到一起,逐渐变成了交心朋友。”摄影公益课堂初级班班长徐新介绍,如今,摄影公益课堂的“摄友”们不仅一块儿学手机摄影,还管起了“闲事”。
前段时间,辖区一位居民的老伴儿去世了,他每天把自己闷在家里,不愿跟外人接触。他的女儿找到徐新,想让徐新带着他一起学摄影。刚开始,徐新给这位居民打了好多次电话,对方都不接。后来经过许多人做工作,他同意去社区摄影公益课堂上课。不管在室内上课,还是在室外拍摄,许多居民都主动跟他聊天,还手把手教他手机摄影技巧。慢慢地,这位居民从悲伤中走了出来,和“摄友”们一起外出拍照片、到外地旅游。
徐新不仅是社区摄影公益课堂初级班的班长,还是小区里有名的“热心肠”。她没事就围着小区转,小区里哪儿容易积水、哪儿堆着杂物,她只要发现情况,就发动居民一块儿把问题解决了。
谢子燕是社区摄影公益课堂初级班的一名学员,也是一名老党员。她除了和“摄友”们一起学手机摄影,还发挥自己专长,在社区开设了书法交流班,义务教居民练书法。平日里,街坊邻居遇到急难事,她都主动帮忙。居民们亲切地称她为“闲不住的谢大姐”。
每次发现有居民没去上课,都有人主动给没去上课的居民打电话,询问下原因。
“每次居民们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上课,见到我就说社区有需要帮忙的就招呼他们。”志强路社区党委书记王亚男介绍,手机摄影课不仅丰富了辖区居民生活,还提高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以前,许多居民对社区事务漠不关心,近两年来,在热心居民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参与社区事务。社区将定期通过多种方式征求居民意见,为居民做好服务,引导越来越多的居民主动为社区大家庭建言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