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人在停车场排队时,无意间看到投递员在开邮筒,拍摄下来发到了社交平台,引发热议。不少人说手写信虽然浪漫,但如果现在让自己写信,提笔又不知道写什么。
如今,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写信这件“耗时费力”的事,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已成为一种奢侈。毕竟,贺卡上可以打印漂亮的字体,写祝福只需动动手指复制粘贴,甚至还可用AI生成手写字体……数字化生活席卷而来,以至于我们都快忘记手写的分量。
不过,现在有不少年轻人开始重拾这份浪漫。社交平台上,“练字博主”走红,晒出的书法作品有软笔有硬笔,还有各种花式字体;购物平台上,或复古或浪漫的信封、信纸销量都不错;有年轻人买字帖练字,有人报班学习……
不仅仅是手写书信,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传统文化,并热衷学习,借此给生活增加仪式感。
新春将至,少不了给亲友送上祝福。“90后”市民佳佳喜欢画画,去年开始练毛笔字,今年她把绘画和毛笔字结合起来,手写了多幅花式春联,打算送给亲朋;“00后”女孩小涵去年暑假在运河书坊学习了扎染,春节打算给家人送上自己扎染的手帕;还有的年轻人学了非遗面花的制作,打算在家宴上露两手……在互联网时代,传统文化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对喜欢老物件、老手艺的年轻人而言,这种“复兴”不仅是怀旧,更是对人际连接方式的重新思考。对于他们来说,传统的浪漫,是娱乐,更是精神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