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8日
第03版:03

聚能跨越 奔赴山海

二〇二四年河间开拓创新,勠力发展掠影

撰文\齐超男 摄影\苑立伟 李世文

2024年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之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一年来,河间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航定向,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在沧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河间确定的目标任务,稳基础、谋长远,攻难关、破困局,承压而上、应变而进,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

增长5.5%,首次突破300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增长7%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增长6.1%

●固定资产投资

增长1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增长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增长5%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增长5.3%

看回路

项目支撑:产业发展势如虹

精准施策抓创新、促转型,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一年来,河间高质量实施《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完成企业入园200家、升规16家,实施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92个、完成投资46.8亿元。成功举办米各庄保温工业市集和卧佛堂汽车零部件展,为企业搭台唱戏,充分发挥数字科技平台作用,助力产业集群转型发展。河间电线电缆产业集群获批河北省安全防护应急产品产业集群(全省共4家),沧州唯一;常丰线缆上榜“2024河北省制造业民营企业100强”,上善石油、凯瑞环保获批河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华伦线缆被认定为河北省特色产业集群“领跑者”企业,格锐特工业设计中心获评河北省工业设计中心,明尚德省级工业设计中心顺利通过复核。

全力以赴抓投资、扩消费,发展动能积聚成势。一方面,项目建设落地有声,持续深化重点建设项目市级领导包联责任制,河间全年实施亿元以上项目51个,总投资349.9亿元;列入省、市重点建设项目28个,总投资175亿元。麒慧新材料丙烷脱氢催化剂、联明科技电缆生产装备等21个项目开工建设,常丰聚丙烯绝缘电力电缆、格锐特螺杆制造等17个项目进入试生产,伯乐尼通信管道、丰旗科技改性颗粒等6个项目竣工投产。获批省、市重点前期项目19个,总投资47.6亿元。另一方面,招商引资见行见效,精准开展产业链招商,举办在外企业家新春联谊会、中国·河间英国再制造招商推介会、专项产业企业家座谈会等系列活动,组队赴英国、法国和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开展小团组精准招商。全年落地省外项目14个,总投资36.2亿元。

立业裕民:和美乡村入画来

统筹兼顾抓基础、严管理,城乡面貌不断改善。完善城市建设,《河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评全省三等奖。持续提升城市空间韧性、设施韧性、管理韧性,完成光明大院、采油南区等12个老旧小区改造,九街家园、瀛城水郡项目顺利交付,历时多年的遗留问题得以圆满解决。瀛海路(新华大街-东垣街)、九河路(新华大街-东垣街)、东垣街(瀛海路-南角楼村北)3条道路建成通车,完成新华大街南段、诗经路辅路等6条道路维修罩面,实施15条背街小巷改造提升。新建改造市政供水管网9.8公里,铺设雨污管网24.5公里。智慧水务综合管理平台提升改造、市政污水管网建设项目顺利完成。深入开展城市容貌专项整治行动,主要道路机械化清扫率100%。

通盘筹划聚合力、优举措,促进乡村振兴。河间全年建成高标准农田5000亩,粮食单产、面积、总产实现“三增”;投资3.8亿元的牧江牧业繁育项目入选河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始终坚持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新建“四好农村路”22.5公里;投入资金2.5亿元,其中镇村自筹1.1亿元,硬化村内道路374公里、144.6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2万盏,植树5.6万棵;念祖桥、留古寺桥危桥改造竣工通车,河间在沧州率先实现危桥清零;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项目顺利完成,受益人口23.5万。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积存垃圾清底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河间垃圾清理作业效率提高15%,清理垃圾30.5万立方米,完成40个村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创建省级和美乡村25个、市级和美乡村16个,兴村镇北八里铺村获评省级和美乡村重点村,卧佛堂镇中罗村、柴庄村获评“2024年河北省美丽休闲乡村”。

改革图强:民生安乐向阳行

多点发力抓改革、优服务,营商环境持续提升。2024年,河间全面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出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工作举措十五条》,经验做法入选2024年河北省企业服务中心典型案例。营商环境向“优”而进,用足用好“金融超市”“数字工商联”“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不断强化金融支持服务,持续加大惠企减负力度,新增市场主体11863户(其中企业2453户),总户数达到75244户,新增和总户数均位居沧州第二。平均综合信用指数在全国383个县级市中排名第12位。

不遗余力抓保障、解民忧,民生成色越来越足。河间全年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88.2%,18项民生工程和10项民生实事顺利实施。教育事业更加惠民,全年充实师资力量205人,为近500名教师调整编制,解决了教师队伍结构性短缺和选岗(评职)多年难题;医养服务更加便民,全市613个村卫生室全部纳入一体化“十统一”管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所有定点医疗机构完成终端设备全覆盖,实现医保就医购药从“卡”时代到“脸”时代的升级转换。河间被评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文化活动更加乐民,成功举办“村晚过大年”县级示范点活动、第十一届河间西河大鼓书会和第六届非遗展演展示活动,开展“戏曲进乡村”“四季村晚”等文化惠民活动334场次;就业保障更加利民,开展“网络直播带岗招聘会”“春风送岗促就业 精准服务助发展”等“线上+线下”品牌招聘活动,城镇新增就业8638人,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社会治理更加安民,持续巩固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建设成果,婚姻登记中心荣获“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河间“注重突出问题治理,减轻群众婚嫁负担”经验做法作为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

展未来

稳健中求增长 发展中拼实力

积极融入、稳中求进,在协同发展中培育竞争优势。集成放大平台效应,加快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雄安片区联动创新区建设,力争年内实现实体项目落地;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着力构建与京津优势互补产业链,继续招引央企二、三级子公司和创新业务板块落户河间,扎实推进常丰线缆与天津大学合作项目、鑫鹏新材料与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合作项目、凯瑞环保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合作项目,招引承接更多京津协同产业转移项目落户河间;丰富拓展公共服务,推动与京津医疗资源共享,加大河间市人民医院、河间市中医院与京津优质医疗资源合作力度,深化与京津教育合作,开展共同体教研,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范围。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国欣、中医院、九如等项目建设,培育康养新模式,全面提升承接京津养老能力水平。

加大投资、提振消费,在双向拉动中拼增实力。未来,河间要抢抓机遇谋项目,把握债券投向由“正面清单”到“负面清单”转换的重大利好,谋划储备实施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点项目,确保常丰聚丙烯绝缘电力电缆、格锐特螺杆制造等项目竣工投产,力争华伦新能源和聚丙烯电缆、华兴新锐钢绞线等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推进麒慧新材料丙烷脱氢催化剂、联明科技电缆生产装备等项目建设。提高招商引资“精准度”,拉升消费市场“活力值”,大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用好“两新”支持政策,深度挖掘诗经、非遗、美食、中医药等特色文化,创新直播带货、网红打卡模式,加快发展夜经济、电商经济,探索打造更多多业态融合消费场景。推动全市服务业向高品质转型、多样化升级,营造良好消费环境,以优质供给提振消费信心。

立足服务根本 突破创新之局

加快转型、优化服务,在改革开放中实现发展突围。今年,河间将全面落实各项改革措施,加快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立体化政务服务体系,推出更多“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应用场景,进一步提升“五天四证”“拿地即开工”等服务质效。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双盲”评审机制,严厉打击规避招标、串通投标等违法犯罪行为,健全包联服务企业工作机制,为民营企业纾困解难,确保各项助企惠民措施落地见效。全力扩大开放,壮大外向型经济,组织引导电线电缆、汽车配件、再制造等优质行业企业参加上海法兰克福、美国石油天然气等国内外各类展会,用好中国-中东欧国家(沧州)中小企业合作论坛等载体,全力抢订单、拓市场,确保外贸进出口总值、实际使用外资均实现正增长。

创新驱动、精准破题,在动能转换中夯实发展基础。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更大力度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完善科技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力争专精特新企业数量达到77家,持续提升县域科技创新能力;以集群路径推动产业转型,聚焦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深入推进“两化”融合,鼓励企业工业设备上云,培育市级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重点项目,推动产业数字化试点、示范项目推广和落地;以质量提升稳固产业基础,深入开展传统行业产品质量专项整治提升行动,加强“三品一特”重点领域监管,加快完善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布局,不断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市场秩序。

加劲农业增效 迈进绿色生活

强农惠农、助农增收,在服务三农中促进乡村振兴。河间将延伸特色农业产业链,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遏制“非农化”“非粮化”,申报高标准农田6.8万亩,确保粮食总产5.2亿公斤以上。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分散布局向聚集发展转变;塑造和美乡村新风貌,继续推进供水管网及配套设施改造提升、农村配网改造工程,谋划实施农村防洪排涝能力提升、古洋河防洪排涝能力综合整治提升、供水管网及配套设施改造提升(二期)等项目;走好富民强村致富路,盘活用好农村集体资产,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监督管理,推动农村产权交易“应进必进”。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发展,拓宽收入渠道,促进群众增收。

减污降碳、增进共识,在绿色发展中厚植生态底色。新年伊始,河间将标本兼治保卫“碧水蓝天”,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强化重点河流、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综合治理,确保国省考核河流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巩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成效,持续推进水系连通工程(一期)、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农业灌溉水源置换项目,加强重点河流生态补水引水,营造良好水生态环境;靶向发力守护“净土绿地”,加强土壤污染源头整治,强化建设用地安全利用,持续开展耕地周边重金属行业企业污染源及历史遗留固体废物排查整治,强化畜禽规模化养殖场污染防治和固体废物环境监管执法,保障土壤环境安全;节能降耗践行“绿色低碳”,加快重点企业环保绩效创A,强化新兴能源供给,稳步推进华北油田地热能开发项目,加快推进鸿信等三个风电和集锐储能项目实施,逐步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2025-01-18 二〇二四年河间开拓创新,勠力发展掠影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53155.html 1 聚能跨越 奔赴山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