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云静
虽值隆冬,天气却出奇地好。
没有风,瓦蓝的天空飘着或大或小、或轻或重的白色云朵,在冬日暖阳的映衬下像极了画。漫步在东光县东光镇的大运河沿岸,金黄的树叶摇曳间透出耀眼的阳光,结了薄冰的河面下能听到流水潺潺,岸边有钓鱼的大人,果林里有嬉笑的孩子,栈道上还有三五成群散步的游人,处处是一幅悠然自在、其乐融融的画面,让人由衷感受到了当地百姓的幸福感。
“现在的东光镇大运河景观带可以说四季有风景,春天鲜花满园、夏天瓜果遍地、秋天满眼金黄、冬天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尤其在下雪之后,同样能吸引很多群众。”同行的东光县东光镇党委书记李博脸上带着自豪。
的确,边参观边了解,你会“品”出一个不一样的东光镇。发展经济,她入围“2024年全国镇域投资竞争力500强”乡镇、2023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振兴旅游,风景绝美的大运河蜿蜒流过,她是一代大侠霍元甲的祖籍所在地、千年古寺铁佛寺的所在地;乡村建设,“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儿媳”的评选对当地民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她还拥有省级美丽乡村、省级休闲乡村麒麟卧村,有省级美丽乡村精品村油坊口和东、西安屯村……
2024年,东光镇各项工作始终走在东光县前列,握牢发展腾飞的“接力棒”,鼓足干劲、全力以赴,跑出了好成绩,再谱新篇章。
努力拼搏跑出“加速度”
经济腾飞
2024年3月,总投资10亿元的“爱琴海—梦观州”文旅商业街区项目正式在东光镇这片优质的营商土壤“扎根”,并迅速开花结果,演出一幕精彩的“筑巢引凤”。“爱琴海—梦观州”项目定位省级文旅商业新标杆、区域知名地标,周边150公里范围周末休闲娱乐消费目的地。上海爱琴海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规模大、实力强,之所以选择在东光镇落地生根,负责人正是看中了该镇良好的营商环境。公司的入驻为东光镇经济转型、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这也是2024年该镇招商引资的一个缩影。
过去一年,东光镇制定了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方案,秉承“东光速度、东光热情、东光热度,亲情招商”,在全镇形成亲商爱商、尊商重商的营商环境,实现凤还巢。同时,该镇持续优化新质生产力产业结构,全镇目前落户高新技术企业17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23家、企业实用型专利56家、实用型专利310个。
历年来,东光镇都是东光县经济建设主战场、城建建设主阵地,传统工业产业有纸箱包装机械、塑料包装。“发展经济,引进好的项目是重点工作之一,引项目的关键因素是有一个好的营商环境,2024年是我们着重抓营商环境的一年,效果显著。全年已完成工业落地项目4个,总投资4.08亿元,这也是我们荣获全国‘2024年镇域投资竞争力’第177名的重要原因。”李博说。
2024年,东光镇各项经济指标稳中有进。仅12月规上企业产值达1.567亿元,全年规上企业产值达15.58亿元;12月固定资产投资1.39亿元,全年固定资产投资4.04亿元,超额完成既定目标。
项目建设也实现了突破,全年完成落地项目4个,储备项目47个,洽谈项目7个。村集体收入实现连续增长,持续开展了“争先创A”,全镇60个村集体收入全部实现“10万+”。
特色农业一直以来都在东光镇经济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24年,除继续扶植以小麦、玉米为代表的传统作物,更顺应大运河沿岸发展,积极壮大乡村特色产业。以麒麟蟠桃、后洪油菜花、南侯冬桃、小袁桑葚等特色农业为基础,打造集旅游、采摘、观光、休闲于一体的乡村游园,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拓宽村民的致富路。“春时吸引八方游客赏春,秋时收获果实取得经济效益,一举两得。此外,去年我们也扶持引导了一些村庄的肉牛养殖业,初见成效。”东光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擦亮运河景观“金招牌”
和美乡村
“我们看得很过瘾,一些武林门派到我们村表演切磋,吸引来了很多外地人观看,希望将来越办越好。”说起今年在霍元甲祖籍所在地—东光镇油坊口村举办的“武林大会”,村民霍树和依然津津乐道。2024年,为了弘扬武术文化,东光镇举办了第一届武林大会。这一盛会,不仅为东光镇带来了经济效益,擦亮了“霍元甲”这一招牌,还弘扬了当地沙家门武术门派,更增强了东光镇的文化旅游底蕴。
2024年,东光镇借助运河文化,发展沿运河乡村旅游。目前,运河沿途14个村基本实现“村新、业兴、景美、人和”的目标,油坊口村就是东光镇成功打造的“品牌”之一,也是“和美乡村”建设的典范。去年,油坊口村入选沧州市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东光镇政府借机对该村进一步改造提升,启动了文化大集,邀请附近书籍、艺术品等商家到油坊口经营;举办了书法、诗歌、朗读等文化比赛,以文会友邀请附近文人墨客齐聚油坊口村,比赛现场充满浓厚文化氛围。
2024年,东光镇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推进“一村一品”,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该镇以油坊口村发展为动力,持续抓好“和美乡村”建设。一年间,该镇有25个村申报创建和美乡村示范区,获得省级奖补资金1000万元,重点打造了7个各具主题特色的和美乡村,分别是:香匠王村“乡风文明主题”、东安屯村“法治文明”主题、西安屯村“产业兴村”主题、油坊口村“非遗文化传承”主题、麒麟卧村“党建+特色农业”主题、码头村“古韵繁华”主题,以及小圈村“田园风光”主题。
“乡村著名行动”见成效
关注民生
“你知道吗,今年咱们村的好儿媳是郑爱萍,人家十年如一日照顾患病婆婆,真是难得啊。”在东光镇东关村,刚被评选为“好儿媳”的郑爱萍受到了邻里乡亲的“追捧”,她的事迹也被口口相传,成为了村里优秀民风的典型。2024年,东光镇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完善村规民约,健全各村红白理事会,把“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儿媳”等村级评选活动继续推进,力争更多村庄像东安屯村一样,入选“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2024年,东光镇加大民生建设力度,着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对141户脱贫户继续落实帮扶政策,287人全部达到8800元以上无一返贫和降低收入。2024年2月,东光镇被市民政局列为“乡村著名行动”试点。镇党委积极争取项目资金500余万元,用以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建设;争取中央项目资金150万元,用以完善壮大集体经济收入产业项目;为3个村配置扬水泵、电机等设施;联系电力部门,解决了群众浇地难题,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清垃圾、除杂物、净村庄”和禁烧秸秆专项活动,清理坑塘86处,清除杂草堆、垃圾2100余立方米……在“乡村著名行动”持续推动下,东光镇的“碧水蓝天”更加清晰可见,镇容村貌不断改观,人民生活环境、生活质量大幅度提升。
社会保障也更为精准。2024年,全面推进全民参保扩面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城乡低保、专项救助、慈善救助等12项救助工作,发放各类救助金5.02万元;推进乡村公益医疗互助试点工作,放大医疗互助“福村宝”模式效应,累计参加人数2.37万人,补助104人。
2025年,东光镇将持续抓好基层党建;持续抓好乡村振兴,切实提高农民收入;继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深入落实“两个责任”。回望2024,东光镇人民全力以赴,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站在2025的起点,他们将一如既往追求卓越,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