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流感高发,社交媒体和网络上出现了很多关于防治流感的说法。如得了流感不用吃药,扛一扛就能好;多吃含维生素C的食物能预防流感……这些说法科学吗?记者采访了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有关专家。
“近期前来呼吸内科就诊的患者主要是流感病人。流感和普通感冒有很大不同,流感表现为高热、嗓子疼、浑身肌肉酸疼等全身症状;而普通感冒的体温往往会低一些,可能是38℃甚至38℃以下,以打喷嚏、流鼻涕等局部症状为主。”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张丽说。
“流感是自限性疾病,病程一般为5天到7天。即使这样,也不提倡‘扛一扛’的做法。”张丽说,多数人患病后表现为轻症。但老年人、婴幼儿、孕妇、基础病患者等免疫力较低人群是感染流感病毒后发生重症的高风险人群,他们感染病毒后更易引发肺炎,或发生相关合并症,也可能引起原有基础病病情波动,加重病情。因此,这类人群一旦患上流感,无论症状轻重,都需格外重视并及时就医。
此外,感染流感后如果出现持续三天39℃以上高烧,或憋气、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张丽特别提醒,如果在流感期间没有保证充足的睡眠或者进行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等降低机体免疫力的行为,病毒便有可能侵袭心肌,引起心肌炎症反应,导致心脏功能受损。
生活中,有人认为多吃含维生素C的食物能预防流感。“维生素C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如果人体内缺少维生素C,容易得一些疾病,但它对防治感冒或者流感是无效的。”张丽说,还有人认为板蓝根能治疗流感,这种观点也是不科学的。板蓝根是中成药,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能够减轻症状,但它是否能抑制病毒复制,目前还没有科学依据。
那么,如何科学预防流感呢?
“做好个人防护、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很重要。”张丽建议,尽量少去人群聚集场所,避免接触有呼吸道症状的人;家里定期清洁通风,对门把手、扶手等重点部位做好清洁与消毒;去公共场所或前往医院就诊时,患者及陪护人员要戴好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抵御病毒的侵袭。要做到早睡早起、劳逸结合;饮食规律、科学搭配;坚持锻炼、心态平和。
此外,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的主要措施之一。在流感流行季节到来之前接种流感疫苗,可以减少感染流感的机会或者减轻流感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