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通知,通报表扬在2024年度服务企业中表现突出的工业诊断机构。我市的高新天工工业医院、河北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等5家工业诊断机构榜上有名。近年来,我市拥有了2家省级工业医院和14家省级工业诊所,有效助力了企业创新。
“六边形”服务
近日,在位于河间市的河北长立汽车配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立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忙着把回收的起动机和发电机进行分拆、测量、清洗、组装、检测。长立公司是工信部批准的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单位、河北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拥有多项再制造零部件检测和修复的核心技术。
近年来,随着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成立,长立公司在产品检测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长立公司副总经理王猛介绍说,公司生产几百个型号的产品,每款新产品上市前都需要获得国家级检测机构出具的产品质量证书。以前,公司委托长沙的一家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产品通过邮寄的方式送检,每次检测需要30天,如果发现问题,双方沟通很不方便。如今,身边就有了这样的检测机构——到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做产品检测只需10天就能完成,而且由于相距不远,沟通非常便利。
目前,国内发电机和起动机的再制造产品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这是再制造产业的一大痛点。王猛表示,公司正在和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合作,参与制定这些产品的国家标准。
近几年,在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指导下,长立公司产品质量合格率从95%逐年提升到99%。
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从“人、机、料、法(标准)、环、测”入手,帮助再制造企业改进管理体系、规范管理流程,推动再制造企业提档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
去年,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为河北亚荣汽车配件有限公司、长立公司等16家域内外再制造企业提供管理体系指导服务,全面提升企业的人员、设备、物料、标准、环境、检测等6个影响产品质量的要素水平;为110余家再制造企业提供了绝缘耐压性能、空载性能、负载性能等检测服务252批次,为长立公司等3家企业提供了标准制定服务。
高效诊疗
位于沧州高新区的沧州肽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肽印公司)2024年12月底注册成立,经过沧州高新区高新天工工业医院科技服务人员的牵线搭桥,和石家庄一家生物医药材料公司达成合作意向。
肽印公司的创办者张拥军,是天津工业大学教授,主要从事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与市场上大部分蛋白分离技术不同,张拥军教授发明的蛋白分离技术具有工序简单、处理能力强、处理成本低等优点。
高新天工工业医院科技服务人员经过了解得知,石家庄的这家生物医药企业因工艺原因,蛋白提纯后活性偏低,而肽印公司的独有技术不仅能使蛋白保持原有活性,还能提高提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他们认为,双方合作将实现共赢。
目前,肽印公司已生产出了样品,并正在接受对方的进一步检测。
去年,高新天工工业医院为57家企业出具了诊断报告,解决企业难题32件,实现成果转化22项,完成技术合同登记3.8亿元。在高新天工工业医院帮助下,4家企业成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1家企业成为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
采用线下及线上相结合的方式,高新天工工业医院全年举办创新创业培训、技术供需对接、政产学研交流、成果项目发布、投资融资推介等活动17场,为2家企业对接金融机构,成功授信500万元。
高新天工工业医院2023年5月获批省级“工业医院”,设置了新材料、生物医药、环境健康等6个产业诊所,拥有20支研发团队,其中,膜相关领域专业人才近百人。针对企业转型升级中的难点、堵点、痛点,高新天工工业医院组织专家主动“问诊”、深入“巡诊”、一对一“接诊”等方式,查找“病根”,逐企明确主管“大夫”,提供解决方案,实时跟进复查,验收“诊疗”效果,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持。
在高新天工工业医院专家的指导下,一些企业解决了创新技术方面的疑难问题。河北国瓴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和高新天工工业医院的朱文举教授团队合作,研制出的富氧装置可把缺氧环境中的氧含量提高到正常水平,保障施工人员安全。该公司利用朱文举教授的研发成果开发的新型滤毒元件,防护效果高于跨国企业。
服务体系更健全
近年来,为深入推进企业转型,河北省工信厅在全国首创“工业医院—工业诊所—工业大夫”的三级诊疗服务体系,有效破解企业转型升级中的痛点。目前,我市的高新天工工业医院和河北工业大学绿色化工产业工业医院已被评为省级工业医院,此外,全市还拥有14家省级工业诊所。
据市工信局一位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工业诊断机构充分利用技术、人才优势,拓宽企业创新渠道,为企业提供工业诊断、成果转化、人才引进、技术改造、智能制造等方面的咨询、评估和改造提升服务。同时,工业诊断机构还提供政策申报、金融支持、工业设计、知识产权等服务,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工业诊断机构开展主动“问诊”集中“巡诊”一对一“接诊”等,针对企业转型升级中遇到的问题,匹配相应的专家,组织专家团队研讨,打破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专业化、精准化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