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3日
第10版:10

手术室工作人员应如何保持个人卫生?

孟婵媛 赵县人民医院

在医疗环境中,手术室作为执行手术和救治患者的关键场所,其无菌程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术后恢复和生命安全。因此,手术室工作人员的个人卫生不仅是职业素养的体现,更是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以下将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手术室工作人员应如何保持个人卫生。

一、手卫生的重要性与实践

手卫生是手术室工作人员个人卫生的核心。双手是接触患者和医疗器械最频繁的部位,也是细菌和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

1. 洗手时机与方法

洗手时机:手术室工作人员应在接触患者前后、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以及暴露于患者血液、体液或分泌物后立即进行手卫生。

洗手方法:采用流动水和洗手液进行七步洗手法,确保双手各个部位均得到充分清洁。特别注意指尖、指缝、拇指、指关节及手腕等易忽略的部位。

2. 手部消毒

在无法进行流水洗手时,应使用含有醇类的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消毒剂应足量使用,并作用至干燥,以确保杀菌效果。

二、着装要求与规范

手术室工作人员的着装不仅关乎个人形象,更直接影响手术室的无菌环境。因此,必须严格遵守着装要求。

1. 工作服穿戴

进入手术室前,需更换专用的洁净工作服,避免将外界污染带入手术室。

工作服应定期清洗和消毒,保持整洁无破损。

2. 口罩与帽子

佩戴医用外科口罩,确保口鼻得到有效遮挡,防止飞沫传播。佩戴合适的手术帽,确保头发不外露,避免头发掉落污染手术区域。

3. 鞋套与手套

进入手术室前,应穿戴无菌鞋套,减少脚部对地面的污染。根据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无菌手套,并在手术过程中保持手套的完整性。

三、身体清洁与健康状况监测

1. 定期洗澡与更换衣物

定期进行全身洗浴,保持皮肤清洁。勤换洗衣物,避免穿着脏污或带有异味的工作服进入手术室。

2. 健康状况监测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身体状况符合工作要求。如出现感冒、发热、皮肤感染等症状,应及时报告并暂停参与手术工作,以免影响手术室的无菌环境。

四、行为规范与避免污染

1. 避免不良习惯

不在手术室及附近进食、饮水、吸烟等,以防止细菌和病毒通过口腔或手部传播。

2. 遵守无菌原则

在手术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避免任何可能污染手术区域的行为。

3. 及时清理与消毒

手术结束后,及时清理手术区域和器械,并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以备下次手术使用。

手术室工作人员的个人卫生是保障手术安全和患者康复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遵守着装要求、保持身体清洁与健康状况监测以及遵循行为规范与避免污染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手术室感染的风险,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因此,每位手术室工作人员都应深刻认识到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并将其贯穿于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

2025-01-23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53776.html 1 手术室工作人员应如何保持个人卫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