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6日
第03版:03

凝心聚力齐奋进 务实笃行启新程

——沧县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

远景(沧州)零碳智能产业园

红枣及干坚果休闲食品博览会

药用包装材料企业生产忙

文艺活动多姿多彩

农民在盐碱地上进行水稻插秧作业

公共卫生服务惠民生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本报记者 赵耀程 通讯员 王 烨 郭聪慧

锁定目标求突破,聚焦重点勇创新。2024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更是沧县抢抓政策机遇谋发展、把握形势求突破的关键一年。一年来,沧县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全力扬优势强产业、补短板惠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向好,圆满实现预期目标。经济强县、美丽沧县建设呈现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时代气象。

岁序更替,奋斗者的步伐永不停歇。2025年,沧县将持续抢抓机遇,攻坚突破,汇聚多方合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效,让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回顾2024

盘点晒答卷:有厚度也有温度

2024年,沧县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5%,全市第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2%,全市第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1%,全市第一;实际利用外资完成7272万美元,占全市总量的60%,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发展动能加速释放,创新发展质效双增——投资70亿元的远景智能电池产业园一期项目竣工投产,打造了京津冀首座汽车动力电池超级工厂;投资23亿元的浮阳风电项目并网发电,在全省同批中建设速度最快;投资13亿元的华润光火储氢项目25万块光伏板安装完成,一批新能源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四星玻璃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国家级5G工厂、省级绿色工厂,跻身全省民营企业发明专利百强榜;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全省排名晋升7位、保持A等次。红枣及干坚果制品产业获评河北省10个传统优势食品产区;药包材产业入选河北省26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赋能新质生产力。

项目建设高效推进,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全年实施省市重点项目26个;在建亿元以上项目75个,其中超10亿元项目11个;工业投资增长107.6%,全市第三。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券资金7.5亿元,创历史新高。开展“百日攻坚”聚焦产业链精准招商,全年落地5000万元以上项目42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5个;2家新引进的央企三级子公司实现纳税。

特色产业支撑有力,新兴产业聚能蓄势——用好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纵深推进入园升规技改,全县122家企业完成入园,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5家,技改投资增长131.7%,全市第一;深入实施“领跑者”行动,东盛塑料、美枣王跻身省级“领跑者”企业;成功举办河北时装周和红枣博览会;质量强县考核连续三年A等次。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118.5万千瓦,全市第二;总投资101亿元的远景智能电池产业园二期项目签约落地。芯安玄武岩纤维、中科信达三期等新材料项目加速建设。

沧东能级持续提升,城市更新有力有序——衡山西路顺利通车,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启动实施,40.5平方公里的增量配网项目并网运行;32个在建项目加快推进;明珠服装新城入选全省信用园区试点;新华西路、劝学路相继贯通;供排水管网、黄河西路、梨花街等九大市政工程有序推进。首个城市社区——勤学路社区正式成立。

乡镇“多驱”破题起势,现代农业加速壮大——兴济工业园成功纳入沧东托管园区;杜生、仵龙堂、薛官屯等3个乡镇特色产业园启动建设;11个乡镇产业园成为壮大产业集群、服务群众就业的硬核支撑。建成高标准农田4.5万亩,改造提升土地3万亩,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考核连续八年全市优秀。春酝鸡跳脚玉米面入选全国首批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全市唯一;鑫翰合作社入选全省十大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

和美乡村焕发新颜,农民生活日益富足——制定“1+6+6+N”和美乡村建设规划,开展城乡环卫、厕所革命、污水治理、饮水保障、道路畅通、用电安全六大行动。推行人居环境“月观摩、季飞检、擂台赛”工作机制,新建、改造电力线路268公里。改造农村供水管网155公里。

社会保障坚实有力,民生福祉跃上新台阶——全县10项民生实事和20项民生工程圆满完成,社会服务全面发展,全市率先推行双向转诊终端,群众就医更加便利;新增城镇就业5847人,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7076万元,惠及3.14万人次;完成1208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全市最多,三级养老服务体系考核连续三年全市第一;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4%,获评省级社保服务向基层延伸工作试点单位。

●展望2025年

实干开新局:推动经济持续向好

今年,沧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2%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5%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5%左右。

聚焦内需

打出项目建设新攻势

实施重大项目攻坚突破行动,全年在建亿元以上项目80个以上,竣工投产20个以上。用好“一册两图三单四库”招商机制,探索全国统一大市场背景下招商引资新模式。滚动开展“百日攻坚”,确保全年签约项目100个以上,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0个以上,建设沧东智造产业园,实现企业拎包入驻。全力发展文旅消费,高标准建设大运河国家步道,铁狮公园申报AAA级景区,擦亮“大运河畔·沧县过节”文旅品牌。

加速转型

抢占产业发展新赛道

实施创新生态优化工程,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力争技术合同成交额8亿元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0%以上。深入实施“领跑者”行动,实现三大特色产业全覆盖。全面开展产业集群升级进位三年行动,引导企业数转智改,实施技改项目100个以上,红枣及干坚果制品产业全力争创全国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加快华润光火储氢、开元风电等项目建设,发挥远景、华润等头部企业“磁吸效应”,加强上下游项目招引,推动新能源产业强链补链。

深化改革

塑造高标准营商环境

拓展“高效办成一件事”覆盖范围,推进政务服务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开展工程建设领域招标投标专项治理行动,推行远程异地评标新模式。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聚焦“五个环境”,开展“十大行动”。用好数字工商联、智慧选址、一键融、首贷续贷服务中心“四个平台”。用好“三版企业家直通车”,完善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把难题留给政府,把便利让给企业。

分步建设

打造特色新型城镇化之路

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建设,有序推进石港西站“一场五路”、石港东站“一场两路”建设,释放“双高铁、三车站”独特优势。抓好教育园区用地保障,优化开发周边土地资源,助力沧州市产教城融合发展。增强城市经济“硬实力”,高铁新区新增楼宇企业150家以上,引上总部型企业10家以上,培育规上服务业企业2家以上。加快推进东发金谷、云美大厦等商务综合体项目建设,谋划建设现代服务业孵化中心,打造纵向布局、垂直集聚的新兴服务业高端楼宇。

乡村振兴

和美乡村建设增“颜”提“质”

着力发展现代农业,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3.58万亩,改良土地1.5万亩,抓好20万亩旱碱麦田间管理。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探索建立城乡环卫一体化新机制,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村民参与”的共建共管共享格局。积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示范合作社、示范家庭农场各5家以上。推广鑫翰“北斗+”带农增收模式,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向绿而行

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

开展空气质量持续提升行动,深化“车企尘煤烟”五源同治,加强PM2.5等六项因子协同管控,打好主动仗、抓好每一天,确保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巩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成效,严格取水井管理,全年生态补水4000万立方米,促进地下水位持续回升。深入实施“万渠千塘百河”行动,推进捷地减河建设幸福河湖,推深做实“林长制”,精准开展国土绿化,完成营造林800亩,全力维护生态安全。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创建绿色工厂。

守好安全

护航高质量发展底线

全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坚决维护好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力提升风险化解能力,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全力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切实保障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人民至上

共享各领域发展成果

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用好冀联数字化用工、人才通等平台,开展系列招聘活动,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确保新增城镇就业5500人以上。多层次推进教育发展,实施小学强基、初中提升、高考攻坚行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多方位提升健康服务,深化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推动医疗资源下沉,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多维度增强社会保障,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多举措推动文体惠民,开展“四季村晚”“文化七进”、篮球赛、广场舞等惠民活动,丰富群众文体生活。

2025-01-26 ——沧县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54638.html 1 凝心聚力齐奋进 务实笃行启新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