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05日
第07版:07

节后脾胃“闹脾气” 这份调理锦囊请收好

春节假期过去了,很多人回到工作岗位,却被腹胀、胃痛、胃口差、恶心、腹泻、便秘等身体不适症状折磨得不轻。节后脾胃为啥“闹脾气”?这与春节期间亲朋好友常常聚会、吃得过多、喝酒过多、连续熬夜等情况有关。针对不同情况,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药物学部主任李宝芬特推荐以下药膳茶饮来安抚“受伤”的脾胃。

伤食

过节很容易因吃得过多导致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舌苔厚腻、没有食欲等不适症状,此时需要吃点清淡食物,让脾胃得以休息。下面推荐两款药膳。

白萝卜山药粥

材料:大米100g,白萝卜100g,山药50g,山楂10g,盐适量。

做法:大米淘洗干净;山药洗净、切片;白萝卜洗净,切小块;山楂洗净,去核切片。把大米、白萝卜、山药、山楂同放锅内,加适量水和盐,置旺火上烧沸。小火煮30分钟即可。

功效:白萝卜山药粥能健脾益胃,也能促进消化。山药滋补脾胃,对食少腹胀、腹泻便溏等症状都有良好预防和调理作用。另外,此粥中的白萝卜还能理气通便,其含有的丰富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加快体内垃圾排出,对缓解腹胀和便秘有明显效果。

陈皮三仙饮

材料:陈皮10g,焦山楂15g,炒麦芽10g,炒谷芽10g。

做法:以上药用沸水冲泡,浸泡10分钟,代茶饮,每剂冲2至3次,每日1至2剂。

功效:消食除胀、健脾和胃。适用于因过食肉类或面类而出现的腹胀、胃部不适、食欲不振等。

酒醉

过节难免推杯换盏,多饮酒必然加重脾胃负担,带来诸多不适。喝酒后可多补充维生素B、维生素C等,有些简单的药膳也可解酒醒神、缓解不适,下面推荐两款解酒食疗方。

葛花菊花解酒茶

材料:葛花10g,菊花15g。

做法:将二者放入茶杯中,冲入沸水,浸泡15分钟后饮用。每日一剂,可反复冲泡。

功效:和胃止呕。适用于酒醉呕吐、津伤口渴、头目眩晕、小便短赤等症。中医认为,葛花性凉味甘、辛,可入脾经和胃经,有和胃解酒、生津止渴之功,适用于饮酒过度后出现的胸膈饱胀、不思饮食、呕吐酸水等症状。

甘蔗汁

材料:新鲜甘蔗400g。

做法:将甘蔗切碎,加适量水,煮至沸腾,去渣,趁热饮服。

功效:解酒止呕,清热生津。适用于醉酒后干呕、口干者。

熬夜

假期人们经常熬夜,作息时间很容易被打乱,进而造成失眠。失眠除了引发头昏脑胀外,也经常导致或加重脾胃不适。那么中医有什么好的方法进行补救,加速身体恢复呢?下面介绍两款膳食方。

夏枯草煲瘦肉

材料:夏枯草10g,猪瘦肉50至100g,盐适量。

做法:夏枯草、猪瘦肉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水共煲,肉熟后加盐少许调味,吃肉喝汤,每日1次。

功效:清泻肝火。适宜熬夜后肝火旺、肝木乘脾者。

莲子百合煲瘦肉

材料:莲子(去芯)20g,百合20g,猪瘦肉100g,盐适量。

做法:莲子、百合、猪瘦肉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水同煲,肉熟烂后加盐调味食用,每日1次。

功效:清心润肺,健脾安神。适宜熬夜后不思饮食并出现干咳、心烦等症者。

哈薇薇整理

2025-02-05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54840.html 1 节后脾胃“闹脾气” 这份调理锦囊请收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