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闭幕的沧州市两会上,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坚决扛起经济大市挑大梁、沿海强市作贡献的责任担当等成为热议话题。
2025年,沧州市将紧紧围绕加快建设沿海经济强市奋斗目标,突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调优传统产业存量、做大新兴产业增量、催生未来产业变量,夯实高质量发展实体根基,以干在实处推进发展走在前列。
强化科技创新支撑
建立企业研发机构120家以上
1月22日,在位于献县的来福汽车照明集团沧州有限公司灯泡车间,随着智能化设备高速运转,一批前雾灯走下生产线,随即被运往湖北的一家汽车制造厂家。
“公司灯泡年生产量达2亿只,包括前照灯、雾灯、信号灯和室内灯等四大类50多个品类,为一汽、广汽、丰田、本田等国内外车企装车配套。”来福汽车照明集团沧州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亮介绍。
在沧州市人大代表、来福汽车照明集团沧州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利亚看来,近年来,公司能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稳步前行,得益于他们坚持以科技创新提升质量、赢得市场。
沧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将落实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等惠企政策,建立企业研发机构120家以上,力争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健全科技企业培育机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0家。
“听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加坚定了公司继续以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信心和决心。”杨利亚说,他们将加大科研投入,通过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和产能扩张等措施,推出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实施产业集群升级进位三年行动
1月15日,在位于孟村回族自治县的河北龙锦管道装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不同规格型号的卡压式快装管道正陆续下线。
“现在一天就能生产2万个消防管件,产品供不应求。”该公司董事长王跃鹏说,随着社会对消防安全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应用于消防领域的管道产品竞争日趋激烈,他们作为传统管道生产企业通过优化管道生产工艺和流程,开发了卡压式快装管道。
沧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将实施产业集群升级进位三年行动,巩固入园升规技改成果,强化专业园区建设,打造链条完整、配套齐全、要素完备的产业生态,年内净增规上工业企业90家以上,特色产业集群实现营收超7500亿元。
“近年来,我们持续推动传统管道装备企业转型升级,依靠科技创新赋能管道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孟村回族自治县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局长白雪冬表示,2025年,他们将积极引导管道装备企业通过升级改造、创新发展等模式做大做强,支持中小微企业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持续做大做强管道装备产业,助力更多传统管道装备企业转型升级。
培育壮大重点产业
扩规模、提质量、增效益
上面可以发电,下面可以养鱼!2024年12月22日,总投资约65亿元的我国最大“渔光互补”项目——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河北109万千瓦海塘光伏电站在沧州成功并网发电,为我国新能源高质量、规模化发展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近年来,沧州市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依托沿海滩涂、水产品养殖场、盐场等资源,发展“渔光互补”、风电等清洁能源项目。“我们这个项目将结合沧州丰富的陆上新能源资源,以及港口、化工应用场景,构建百万千瓦级的新能源大基地,建设沧州氢基绿色能源、绿色港口一体化新能源大基地。”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渔光互补”项目部副经理张成臣介绍。
积极开发风光氢热等清洁能源、加紧实施荣程氢能零碳运输应用项目、加快推动“绿港氢城”项目尽快投产、建设100万吨级国际绿氨交易中心……打造多能互补、稳定高效的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沧州市2025年围绕两个主导产业和8个优势产业,扩规模、提质量、增效益的一项重要内容。
聚焦打造结构优化、安全高效的绿色化工产业,沧州市将推进“减油增化”“减油增特”,加快产业链延伸,用好鑫海化工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平台,规范提升9个省级化工园区,谋划举办全国石化产业论坛。围绕打造集聚创新、质量引航的管道及装备产业,将重点发展石油化工、市政工程、专用设备等管道产品,实施达力普高端装备用管、中科智能复合管道等转型升级项目,加快推动产业向规模化、高端化方向迈进。
戴绍志(2月5日《河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