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汝汀 本报通讯员 刘荣胜 霍晓亭
春节刚过,在青县马厂镇王胜武屯村的快递驿站,摆满了大大小小的快递包裹,村民陈立秋拿着验证码,等待领取自己的快递。
“经常看到有您的快递,这次共有三件,您拿好!”快递驿站工作人员边说着,边将快递递给陈立秋。
家门口收快递的幸福生活,对城市居民来说司空见惯,对农村居民来说却不太容易实现。“几年前,快递都是给送到县城或者乡镇上,我要托村里的年轻人外出时顺带捎回来,有时候一等就是好几天。”陈立秋说,现在村里设了快递驿站,可省了不少工夫,自己走着去驿站,几分钟快递就能拿到手。
这些快递是怎样顺利达到村里的?每天13时左右,马厂镇的快递员伯俊鹤,会和同事一起驾驶货车赶到青县快递共配中心收取快递。中通、圆通、申通、韵达、极兔……不同品牌的快递经佟娟娟和同事分拣后,被快速归置到相应村庄的袋子中,随后被运送到各村的村庄驿站。县级共配中心集中分拣——乡镇运输——直投村级服务站点,这是青县快递进村的新模式。
“人员少、路程远、交通成本高,这就是快递进村面临的难题。靠着各快递企业单打独斗,很难实现快递进村派送。”青县共配中心负责人张彦鹏说,多家快递企业共同合作,可以共享仓储、车辆、人工,仅厂房租赁费每年就能省出近100万元,快递企业省得越多,快递进村就“跑得越快”。
在青县共配中心物流车辆接卸区,记者见到,一台伸缩机伸进一辆圆通货车的车厢,一件件快递包裹沿着传送带到达分拣生产线,进入供包台,供包台的电子设备自动识别包裹上的条形码,为快递包裹规划分拣路径。快递包裹到达指定位置后,立即被推送至一旁的滑道,滑落至相应格口。
“这是几家快递企业共同引进的自动化分拣生产线,设置了近300个格口,分别对应不同村庄,大大减少了人力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张彦鹏说。
除了收取快递的村民,乡村驿站也是快递进村新模式的受益者。“闺女,这么多快递放到你们这里,一个月能挣多少钱?”陈立秋向驿站负责人询问。“现在,我们平均每天可以接收快递包裹3500件,每月毛利润能有2500元。”驿站负责人说。
“推进快递进村的同时,我们还能利用进村快递车将农特产品带出来,发往全国各地,助力乡村振兴。”张彦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