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2日
第05版:05

新华区铁路新村社区探索“邻里微家”社区治理新模式——

“你家事”“我家事”变成“大家的事”

本报记者 祁 洁

众人协商辖区大小事。

“不把底座固定好了,灯杆还容易倒,别砸着人或者车。”近日,在新华区铁路新村社区铁路新村小区10号楼楼下,几个人正站在一根倒在地上的灯杆旁商量事情。

这几个人中,既有社区工作人员,也有9号楼和10号楼的楼长和热心居民。前几天,不知谁开车把9号楼和10号楼之间的一根太阳能路灯灯杆撞倒了,有居民将这一情况向社区网格员反映后,网格员随即召集这两栋楼的楼长和热心居民在现场协商解决办法。

“想让灯杆底座更牢固,最好用沙子、水泥抹抹。”9号楼楼长王军良建议。

“抹一个灯杆底座用不了多少沙子、水泥,我去附近工地问问相关人员能不能匀给咱们一点儿。”网格员王静说。

“你联系好了告诉我们,我们找个三轮车把沙子、水泥拉回来。”居民李海生、杨庆海说。

现场商量好解决办法,几个人便分头行动。第二天,被撞倒的太阳能路灯灯杆就被重新立了起来。

小区里出现急难事,居民们争着出力。为啥这个辖区的居民这么和气?“如今,‘邻里微家’成了‘人气磁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居民为身边事建言出力。”铁路新村社区党委书记张聪介绍。

张聪口中所说的“邻里微家”,是社区在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探索出的社区治理新模式。张聪进一步介绍:“‘微’代表英语单词‘we’,‘微家’意指‘我们的家’,‘邻里微家’就是邻里携手互帮互助。如今辖区内每栋楼都是一个‘邻里微家’,一个个和睦的‘邻里微家’共同组成了温馨的‘大家’。”

铁路新村小区是铁路新村社区辖区内唯一一个生活小区,共有45栋楼,常住居民有3000多人。作为一个房龄三四十年的无物业老旧小区,下水道淤堵、路面破损、楼顶漏雨等难题一直困扰着这个社区。

“破解无物业老旧小区管理中诸多难题的出路是居民自治。”在张聪看来,居民的身边事要发动居民的力量去解决。

最初,为及时了解辖区居民心声,铁路新村社区将铁路新村小区以楼栋为单位划分为11个网格,由社区工作人员担任网格员,每个网格内有4栋楼、180户居民。网格员定期对自己所负责网格内的居民进行走访,居民有啥诉求可以直接向网格员反映。但居民诉求不同,仅靠一名网格员去解决各种难题力量有限。为了把服务做得更细,社区对辖区网格进一步细化,将每栋楼确定为一个微网格,推选每栋楼的老党员和热心居民作为联络员,协助网格员为居民解决急难事。社区为每个微网格取名为“邻里微家”。

“以前社区工作人员是每个网格的管家,自从成立了‘邻里微家’,在辖区老党员、热心居民的带动下,许多居民把自己楼栋内的事情当作自家事,辖区网格管家队伍越来越壮大。”张聪向记者详细介绍这种精细化网格管理新模式。

在铁路新村社区辖区,每个“邻里微家”并不是独立的。社区定期召集各栋楼的老党员、热心居民开展经验分享交流。这栋楼的下水道淤堵问题最终是如何解决的?解决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难题?众人围绕这些话题互相交流经验。

“如今,辖区邻里共商急难事的温馨场面时常出现。”张聪介绍,社区将通过举办邻里宴、好邻里评选、邻里文化节等活动拉近邻里情,带动更多的人主动融入社区大家庭,让“你家事”“我家事”变成“大家的事”。

2025-02-12 本报记者 祁 洁 新华区铁路新村社区探索“邻里微家”社区治理新模式——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55398.html 1 “你家事”“我家事”变成“大家的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