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2日
第07版:07

“党建+电商+农户”托起百姓“云端”致富梦

■ 李 谦 唐丹丹 李思琪

近年来,献县小平王乡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以电商为切口,依托驻村工作队——沧州工贸学校工作队的电商专业课,探索推行“党建+电商+农户”发展模式,搭建集培训、服务、帮扶于一体的电商致富平台,为村民免费提供电商入门指导和服务。

搭上互联网的快车,村民在家门口即可实现增收致富。如今,小平王乡西王庄村电商户由原来的一两户,发展为成熟户12户、在学户6户、意愿户10余户,新增线下汽保工具加工企业5家,销售范围从单一的汽保工具,扩展到宠物食品、净水设备等多品类,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在新模式的推动下,西王庄村更有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发挥优势,精益求精,驻村帮扶搭建电商“连心桥”。沧州工贸学校工作队自入村帮扶以来,坚持谋实事、办实事,依托学校专业优势,为村内电商搭建“数字兴农”平台,助力百姓增收。

授人以渔,手把手教村民如何做好电商。工作队坚持以专业为本、技术赋能、培养一批、带动一片为目标,为村民开设数字电商培训班。2023年9月27日,第一批村民到学校接受了为期7天的培训。专业老师讲解了自媒体平台认知、商品拍摄及素材编辑、PS和PR图像处理、电商零售效率提升、账号起号、平台运营逻辑和规则等课程,并建立了微信指导群方便大家交流学习。精准帮扶,点对点培育优秀电商人才。工作队还与村民建立点对点帮扶,校领导定期到家里走访、调研、慰问,指派专门老师与其长期线上联系,实时解决问题,免费修图、给产品做链接,助力村民把店铺做大做强,成为本村电商致富、励志向上的“新标杆”。

支部领航,不遗余力,倾力打造电商综合“服务站”。村党支部全力支持,积极配合,引导村民转变思想、开拓思路,搭上互联网快车。

党建引领,搭建电商交流平台。村党支部创新工作思路,将电商发展纳入村庄发展规划,全力推动“党建+电商+农户”发展模式,村“两委”全力协调,搭建沟通桥梁,通过举办线下座谈会、实地观摩、跟班学习等活动,组织村内电商大户、党员代表等谈经验、传帮带,带动更多村民了解电商、学习电商、加入电商行列。同时,统筹本村及周边村实体企业、加工厂,促进线上合作,拓宽销售渠道,实现电商户致富增收和企业共赢。党员带头,强化致富带动效应。党员积极学习、主动接触电商。西王庄村党员张宇建经营汽保工具生意,他积极学习多个线上平台销售知识,不仅成为远近闻名的“电商达人”,还为10余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统筹协调,以点带面,全力打造乡村振兴“助推器”。小平王乡党委、政府围绕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的总思路,紧抓电商发展机遇,依托现有电商平台,稳步推进全乡电商发展,以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构建组织电商共赢“新模式”。小平王乡以西王庄村为电商试点村,推动村级党组织建设与电商发展互促共进、同频共振。乡干部多次入户调研,了解各村电商经营范围、发展情况,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梳理商户需求,结合需求,给予订单式服务,包括联系沧州工贸学校的专业技术支持、介绍推送周边企业的产品、协调咨询部门政策等,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充分挖掘培育优秀电商人才、致富能手,作为党员发展对象优先培养;鼓励思想素质过硬、带动效果明显的电商党员主动亮身份、作表率,在电商示范、村庄治理中发挥引领效能。铺好示范带动“新路子”。进一步扩大电商优势,辐射带动更多人,让“一支独放”变成“花开满园”,在“献县发布”“美丽和谐小平王”等公众号上,发布优秀电商人物事迹和先进做法。同时,不定期邀请沧州工贸学校老师来乡授课、为村电商户答疑解惑。

下一步,小平王乡充分发挥电商渗透融合作用,以点带面,辐射全乡,把电商助农增收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2025-02-12 ■ 李 谦 唐丹丹 李思琪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55413.html 1 “党建+电商+农户”托起百姓“云端”致富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