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8日
第12版:12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区别及使用要点

张丽霞 元氏县总医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难免会与药物打交道。当身体感到不适时,前往药店买药,细心的人会发现,有些药品必须凭借医生的处方才能购买,而有些则能在货架上自行选购。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别看它们都是用于治疗疾病的药物,实则在诸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深入了解这些区别以及正确的使用要点,对保障我们的用药安全起着关键作用。

从定义上讲,处方药是必须凭借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开具的处方,才能进行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这类药物通常具有一定的潜在风险,医生在开具处方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体质状况、过往药物过敏史等多方面因素,以此来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就拿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来说,它的剂量和使用方法都需要精准把控,稍有差池,就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

而非处方药,英文简称为 OTC(Over The Counter),是不需要医生处方,患者可自行根据自身症状判断、购买并使用的药品。非处方药经过了长期的临床实践验证,只要正确使用,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像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用于缓解感冒症状的对乙酰氨基酚,以及治疗消化不良的健胃消食片等,都属于非处方药。

在标识方面,非处方药有着易于识别的显著特征,以便和处方药区分开来。非处方药分为甲类和乙类,甲类非处方药的标识是在红色椭圆形背景下印有 OTC 字样,乙类非处方药则是绿色椭圆形背景下的 OTC 字样。一般来说,乙类非处方药的安全性相较于甲类更高,不仅能在药店买到,在一些超市、宾馆等场所也能购买到。反观处方药,并没有这样特定的标识。

在获取方式上,两者也截然不同。购买处方药时,患者需要先前往医院就诊,医生经过详细诊断后开具处方,患者再凭借处方在医院药房或者具备相应资质的社会药房购买。而非处方药的购买过程则便捷许多,患者直接前往药店的非处方药专柜,就可以自行挑选购买,无需医生处方。

在使用风险和使用要点上,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同样有着较大的区别。由于处方药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潜在风险,患者务必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要求用药,包括用药剂量、用药时间以及用药方法等,都不能擅自更改。以抗生素类处方药为例,随意增减剂量,可能导致疾病治疗不彻底,进而引发细菌耐药问题,下次再使用时,疗效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可能使病情进一步加重。此外,在使用处方药期间,患者要时刻留意自身身体反应,一旦出现不适或者异常情况,应立即告知医生。

非处方药虽然相对安全,但也不能随意滥用。在使用前,患者一定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全面了解药物的适应症、用法用量、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禁忌事项等信息。比如,某些非处方药虽能缓解疼痛,但如果超剂量服用,就可能对肝脏、肾脏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而且,非处方药的适用范围是有限的,如果使用一段时间后症状没有得到缓解,甚至出现加重的情况,就应及时就医,切不可盲目加大剂量或延长用药时间。

2025-02-18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55949.html 1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区别及使用要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