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9日
第05版:05

运河区中国银行小区南院是个无物业老旧小区,但处处井井有条——

人人把小区事当成自家事

本报记者 祁 洁 摄影报道

▶小区空闲空间变成老年活动室。

◀热心居民义务修剪小区绿植。

▼居民共商共议小区事。

小区分红,居民主动“拒收”;新住户和老住户亲如一家;从“等人管”到“自己管”,人人争当义务工……运河区中国银行小区南院热心居民作表率,人人把小区事当成自家事,小区面貌大变样。

小区分红居民不肯收

“老焦,分红的钱我不要了。咱们小区没有物业,楼道换灯泡、修锁等处处需要用钱,你把这钱先放着。”

“那哪行,这钱你先收着。回头咱们单元哪儿坏了需要各家分摊费用,我再通知大伙儿。”

这是1月23日发生在运河区中国银行小区南院的一幕。

不肯收下钱的,是居民常秀文。劝常秀文把钱收下的,是北楼1单元楼长焦少华。

为什么常秀文不肯收小区分红?因为这个小区的情况有些特殊。

中国银行小区南院是个无物业老旧小区,建于1998年,共有2栋楼、96户居民。说起近年来小区的变化,被居民称为“总管”的田文国领着记者边转边介绍:“现在小区门口有道闸,以前大门敞开,外头的车辆、人员随便出入,小区环境就更甭说了;这个停车场以前是空地,长满了草;西南角的老年活动室和水房,以前都是闲置的房屋……”

“小区没有物业管理,为啥变化这么大、处处这么干净?”记者好奇地问。田文国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把记者领到小区南楼和北楼之间的区域内。“这儿是小区的‘共享花园’,现在天气冷,光剩下几棵龙爪槐和冬青了。等天气一暖和,家家都把花搬到这儿。平时谁有空就过来给花浇浇水、给树剪剪枝,大伙儿共同呵护着这方天地。”田文国说,平日里,居民发现有人把垃圾扔到垃圾桶外面或者有人在楼下放杂物,都主动上前做工作。大伙儿常常说小区的变化来之不易,每个人都得好好珍惜。

曾经,田文国也是中国银行小区南院“观望族”中的一员。为了改善小区环境,他和几位热心居民主动站了出来。“小区没有物业,没人带头管,就不会有变化。”田文国语重心长地说。于是,他和热心居民抓住老旧小区改造的机遇,发动居民拆除私搭乱建、清理垃圾、规划停车位……

近年来,小区环境变化不小。为了增加小区收入,破解小区长效管理的难题,田文国和几位热心居民广泛征求居民意愿,通过引入电梯广告、快递包裹柜等增加小区公共收入。田文国说:“去年底,我和几位热心居民把小区一年的收支捋了捋,在征得居民代表的同意后,决定拿出去年收入的40%为大伙儿分红。但是许多居民都不肯收分红,大家说把钱先存在小区公共账户上,小区没有物业,处处都需要用钱。”

新老住户处成一家人

“谁把小区门口道闸旁的石墩换成隔离桩了”“这下再也不用担心车蹭到石墩上了”……近日,中国银行小区南院许多居民惊喜地发现小区门口道闸两侧的石墩被改成了隔离桩。

居民们打听一番才得知,这件好事是南楼3单元居民康卫国做的。康卫国是小区的新住户,搬来小区还不到一年。前不久,他在小区门口经过时,听居民说道闸旁边的两个石墩影响了大伙儿出行,会钳工的康卫国便把道闸里外两侧的石墩都换成了隔离桩。

中国银行小区南院1/3的居民是新买房户和租房户,其他的都是老住户。如今,不管是新住户还是老住户,都处成了一家人。

居民田洪宁是中国银行小区南院的一位新住户。去年年底,进小区的水泥路面起粉了,干装修的他主动把起粉的路面重新抹了一遍。

居民杨涛从事橱柜生产,搬进小区时间不长。他经常跟邻居们说谁家橱柜坏了就给他打电话,他免费给大伙儿维修。

刘勇也是一位新住户,会修电脑,小区警卫室的电脑坏了、监控屏幕坏了,每次都是他义务维修。

刘敏是一位老住户,也是小区会计。平时,她除了负责统计小区的收支,大伙儿有啥事,她和老伴儿都跟着忙前跑后。

小区安装电梯,老住户何清明牵头跟相关部门沟通协调。

“如今,居民们不分老住户和新住户,成了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田文国说,前些年,居民们关起门过日子,邻里之间很少有联系,对小区的事情也不关心。而如今,家家争着为小区出力,邻里之间非常和睦。

人人争当义务工

1月19日上午,是中国银行小区南院大扫除的日子。

8时50分,田文国下楼时,10多位居民已经分好组提前干上了。

挂灯笼的,拴彩旗的,修剪树枝的,清扫犄角旮旯的,不时有居民加入进来,大伙儿干得热火朝天。

今年80岁的庞春濮透过窗户看到邻居们在楼下忙碌着,便坐不住了。“大伙儿都出力,我不能光瞅着,得下去给大伙儿帮帮忙。”他拿起扫帚便坐电梯下了楼。

庞春濮刚到楼下,几位居民便过去劝他:“您岁数大了,行动也不方便,我们年轻人干就行。”“我也是这小区的一员,干不了重活,扫扫地还是能干的。”居民们劝了半天还是没劝动他。

75岁的牛秀芬拿着扫帚扫完这儿又扫那儿,邻居们怕她累着几次劝她歇会儿,牛秀芬却笑着说:“大伙儿别担心我,我心里有数,我能干说明我身体情况允许。”

那天上午,修剪树枝的和清扫卫生的居民干完活后,没有一个人主动走,这些居民又过去给挂灯笼和拴彩旗的居民打下手。

在中国银行小区南院,暖心人与暖心事多得数不清。

许妍的父亲在中国银行小区南院住,许妍虽不在这个小区住,平时,小区里有刚搬来的居民需在门禁系统内录入车牌号或者有居民搬走了得把车牌号在系统里删除了,都由她负责。

每次小区里出现急难事,石炳杰、姜吉明、王建国、彭树彬、赵之谭、许其增、李仲祥、孙新建等居民主动建言出力。

田文国说,小区每年的公共收益有限,之所以年底能有结余,是因为居民们争当义务工。人人把小区事当成自家事,这就是小区处处井井有条的根本原因。

2025-02-19 本报记者 祁 洁 摄影报道 运河区中国银行小区南院是个无物业老旧小区,但处处井井有条——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56046.html 1 人人把小区事当成自家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