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山县盐山镇姜牛村的育苗基地10万株苗,全部是订单式培育。村党支部书记王中祥甭提多高兴了,这可是村里壮大集体经济的一个好项目。
姜牛村的育苗基地共有4个育苗棚,每个占地1.6亩左右。棚内有水帘、风机,实现了物理控温,基质土育苗,培育出的蔬菜苗齐、苗壮且无菌。“这次我们培育的10万株苗,主要有西红柿、豆角、茄子等,收益不错。”王中祥笑着说。
姜牛村种植蔬菜历史悠久。自上世纪90年代起,村民就开始种菜。近些年,在盐山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姜牛村邀请河北青县、山东寿光等地的蔬菜种植专家到村指导,手把手教授技术;联系盐山县城蔬菜批发市场,上门收购菜农的蔬菜……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姜牛村的蔬菜种植产业发展得风生水起。截至目前,村里有蔬菜大棚200余个,蔬菜种植面积600多亩。全村260多户,70%以上都种植蔬菜。
村党支部领办成立盐山县常丰种植专业合作社后,不断为村集体和村民增收开拓渠道。去年,在当地农业部门的支持下,村“两委”申请资金,建设了育苗基地,并聘请村里蔬菜种植和育苗经验丰富的村民姜英海担任技术员。
菜农刘志江是村里的种菜大户,种了50亩蔬菜,往年他都是到外地购进菜苗,今年,在村里就解决了购苗问题。“省时省力省钱。”刘志江高兴地说。
王中祥介绍,第一年,他们不敢迈太大步子,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订单式培育,就在一个棚里育苗10万株。在另外三个棚里,他们栽种了西红柿,目前有20多厘米高了,长势不错。“等打开了市场,我们要扩大规模,丰富育苗品种,争取多出苗、出好苗,创造更大的效益。”王中祥说。
育苗基地首获丰收,村“两委”带领村民致富的信心更足了。王中祥说,接下来,他们将继续在育苗、蔬菜种植上下功夫,实现农户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带领全体村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