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025年02月21日
第01版:01

全国人大代表石炳启

让更多优秀人才 投身乡村振兴一线

本报记者 袁洪丽

2月20日一早,在河间市兴村镇边庄村地头,全国人大代表、兴村镇大庄村党支部书记石炳启正在与种粮大户边朝辉交流畅谈。全国两会召开在即,石炳启想听听种粮大户的心声和期盼,争取多收集一些基层建议带到全国两会上去。

“我流转了700亩土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下一步,我想进行精细化管理,需要良种、技术、政策上的支持,特别是人才方面的需求,十分迫切!”“你说得很对,一个地方人才聚集多了,这个地方的发展才有支撑。”石炳启边听边记。

石炳启原是一名解放军副师级大校军官。退休后,他舍弃大城市的优越生活环境,回到家乡大庄村担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回到家乡后,他一心一意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把一个班子涣散、矛盾多发、垃圾遍地的后进村,变成村容整洁、村风文明的模范村。此后,他陆续走访了省内外200多个乡村,深入农户家里、田间地头开展调研,与当地县、乡、村干部深入沟通,发现当前在推进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中,存在着人才数量不足、人才结构不优、用才观念不活等问题。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石炳启继续完善自己关于乡村振兴中用好回乡人才的建议。为此,他进行了大量走访、调研,撰写形成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助推乡村振兴”的有关建议。“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激励优秀人才下沉乡村,在人才引进过程中,要敢于破除唯学历、唯职称、唯奖项等识别人才的思维,广开进贤之路。在‘育才’‘留才’环节中,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以创新的思维、宽广的视野为乡村人才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开创乡村人才工作新模式。从联动机制、产业引才、项目下乡等方面入手,为优秀人才投身乡村振兴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满足人才创新创业多样化需求。”石炳启说。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石炳启动情地说:“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一定会把乡亲们的心声和呼声带到全国两会上,让更多优秀人才特别是优秀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中,让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更比一天好。”

2025-02-21 本报记者 袁洪丽 全国人大代表石炳启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56301.html 1 让更多优秀人才 投身乡村振兴一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