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
梁氏中医正骨及永会堂老膏药贴敷:传承已超百年,历经岁月沉淀,持续造福患者。1885年,第一代梁永会投身骨科,医术自此在家族扎根。第二代传承人梁宝振继承高超医术与医德,不断钻研。第三代传承人梁德全融合理论与实践,形成独特技法并创立骨科门诊。如今第四代传承人梁超退伍归来,接过传承重任。梁氏疗法在风湿骨病、跌打损伤治疗上有显著疗效。
学术渊源
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记者踏入永会堂,拜访了第三代传承人梁德全,探寻其百年传承的奥秘。彼时,梁德全刚刚结束一场诊疗,尽管面容略显疲惫,但眼神中却满溢着对中医正骨事业的热忱。
谈及永会堂的起源,梁德全流露出深情追忆的目光。“一切都要从我的祖父梁永会说起。1885年,祖父出生在沧县刘家庙乡的一个贫寒家庭,艰难的生活环境不仅没有磨灭他内心的热忱,反而在困苦中让他更懂得悲悯与善良。那时,许多穷人因骨病缺医少药,痛苦不堪,祖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于是立下宏愿,要成为一名骨科医生,为乡亲们解除病痛。”梁德全回忆说,祖父一路求学,足迹遍布天津、黑龙江等地,甚至远渡重洋,前往苏联深造,最终学有所成,成为一名出色的医师。学成归来后,祖父一心扑在救治乡亲的事业上,凭借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品德,赢得了乡亲们的广泛赞誉。
时光流转,传承的重任落在了梁德全父亲梁宝振的肩上。“父亲1933年出生,作为长子,自幼便跟随祖父学医。他不仅医术精湛,更传承了祖父的仁善医德。”梁德全感慨万分,1976年唐山大地震,父亲毫不犹豫地奔赴救灾一线,全力救治众多伤者。震后,父亲被唐山医院聘为骨科医师,直至退休。即便退休后,父亲依然心系乡亲,坚持为大家看病,深受乡亲们的敬重与爱戴。
在祖父和父亲的言传身教下,梁德全也踏上了从医之路。他先后在石家庄中医骨科学院和天津南开大学医学院深造,毕业后在沧州多家卫生院实习工作,在不断的实践中,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完善了独特的梁氏骨科技法。为了更好地传承家族技艺,他创办了永会堂梁氏正骨门诊,专门治疗风湿骨病、跌打损伤,凭借显著的疗效,深受患者的信赖。
如今,永会堂的传承迎来了新的力量。“我的儿子梁超,之前是一名医疗兵,退伍后也回到永会堂,跟着我一起钻研医术。”梁德全的话语中,满是欣慰。
技法特色
记者满怀好奇地向梁德全询问起永会堂老膏药的技法特色,他的眼中瞬间闪过一丝自豪,随即打开了话匣子。
“永会堂老膏药的熬制,是一门极其精细的技艺。”梁德全神情专注而认真,“我们始终坚持选用最道地的中药材,每一味药材的品质都经过严格筛选,因为这直接关系着膏药的疗效。首先,将药材按照特定比例浸泡在纯香油中,浸泡时间的把控极为关键,少一天则药效不足,多一天又可能影响药性。”
“浸泡完成后,用慢火精心煎煮。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时刻密切观察火候和药材的变化,稍有差错便会前功尽弃。煎煮至药材达到理想状态后,再进行过滤、浓缩,之后加入特定的配料,持续不停地搅拌,直至膏药熬制成功。如此熬制出来的膏药,色泽黑亮如漆,黏性十足,药效强劲非凡。”
谈到正骨手法,梁德全顿时来了兴致,站起身来,一边比划一边讲解:“正骨时,我们始终遵循‘稳、准、轻、巧’的原则。稳,即手法要沉稳,不可慌乱;准,就是要准确无误地找到错位的关节和损伤的部位;轻,在施力时要尽量轻柔,最大程度减少患者的痛苦;巧,是运用巧劲,以最小的力量达到最佳的复位效果。比如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我们通过独特的牵引、旋转手法,再配合膏药的外敷,能够有效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患者修复受损组织,让患者重新恢复健康,回归正常生活。”
经典医案
谈及永会堂老膏药与正骨技法的神奇疗效,梁德全主动分享了一个案例。“曾经有位患者,被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折磨了整整10年之久。每到潮湿寒冷的天气,她的膝关节和手指关节就会又红又肿,疼痛如同针戳刀割一般,连最基本的穿衣、行走都变得极为艰难。”
“我们先是为她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关节检查,随后采用‘稳、准、轻、巧’的正骨手法,小心翼翼地调整她变形错位的关节,尽量减轻她的痛苦。但真正发挥关键作用的,还是永会堂的老膏药。”梁德全说。
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治疗,这位患者的关节疼痛明显减轻,肿胀逐渐消退。对梁德全而言,患者的康复就是对永会堂膏药和正骨技法最有力的认可,也是他坚守这份事业的最大动力。
匠心传承
当话题转到永会堂技艺传承时,梁德全感慨道:“传承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更是一项神圣的使命,容不得半点马虎。”
在培养儿子梁超这件事上,梁德全倾注了无数的心血。他说:“我从最基础的理论知识开始教起,带他逐一辨认每一味药材,详细讲解膏药熬制的火候、手法,让他明白其中的门道。正骨手法更是手把手地教,一个动作反复练习,从力度、角度到时机,都要求精准无误。”在梁德全的严格要求与悉心指导下,梁超进步飞速,逐渐掌握了永会堂技艺的精髓。
为了让梁氏正骨技艺惠及更多人,梁德全打破家族传承的局限,开始广纳学徒。他挑选徒弟时极为严格,“人品与对中医正骨的热爱是最重要的考量标准。”梁德全希望通过系统而全面的培养,让徒弟们不仅能够提升医术,更能深刻领悟永会堂的精神内核,将这门珍贵的技艺长久传承下去,造福更多的患者。
发展现状
采访渐近尾声,梁德全的眼神里满是对未来的期许与憧憬。他缓缓说道:“这些年,来找我看病的患者越来越多,我心里既欣慰又着急。欣慰的是,永会堂的医术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着急的是,我一个人的精力实在有限。”
“所以,我打算在未来开办一个中医正骨培训班。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对中医满怀兴趣,我想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手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梁德全说,“我希望让更多人掌握这门技术,这样就能有更多的患者得到帮助,永会堂的传承之路也能越走越宽广,在中医正骨领域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