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6日
第02版:02

为钻井安全“保驾护航”

高动态导航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河间实验室主任 张 涛

张 涛

■本报记者 申 萍

昨天,高动态导航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河间实验室主任张涛带领他的团队,正在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发项目,攻关钻井实时监测的技术问题。

“实验室的建立破解了‘北京研发资源受限、河北转型需求迫切’的双向困境。在复杂地层中钻井,就像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严重事故,我们要做的就是为钻井作业装上‘眼睛’和‘大脑’——通过高动态导航技术,实时监测复杂工况,降低风险,保障安全,用技术的力量,为京津冀地区的能源开发保驾护航。”张涛说,他们针对高温高压下仪器变形和密封问题,研发了承压200兆帕井下测量工具;针对固井作业中高压大排量多种流体的精确计量需求,研发了高精度涡轮流量计;针对井场应急抢险需求,研发了冷却掩护机器人行进控制系统;针对提速工具井下工作状态监测需求,研发了近钻头工程参数测量工具和自带监测模块的一体化扭冲工具;针对钻头动态监测需求,研发了信息化智能钻头。

“我们聚焦研发智能钻井装备、构建井下工程参数实时监测系统、开发基于井下工程参数的信息挖掘技术,进行攻坚。目前,已完成智能钻头、水力振荡器等8项关键装备的国产化替代。”张涛说。

“在这里,我们每一次技术的突破,都意味着更多人的安全得到保障。”张涛说,他要带领团队在河间攻坚更多尖端技术,为钻井安全护航。

2025-02-26 高动态导航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河间实验室主任 张 涛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56628.html 1 为钻井安全“保驾护航”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