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6日
第07版:07

20岁小伙儿掰手腕时骨折

这些习惯让骨骼“未老先衰”

■ 本报记者 康 宁

扫码听新闻 “AI”来读报

近日,我市一20岁小伙儿与朋友掰手腕时,手臂突然感觉一阵剧痛,紧急送医后被诊断为骨折。医生发现,他的骨密度竟然比一些老年人还低。

如今,骨质疏松患者越来越年轻化,这与他们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过度饮用咖啡或碳酸饮料、过度防晒、缺乏运动、营养不良、体形过瘦……都会令骨质“未老先衰”。

爱喝饮料、爱吃外卖 20岁小伙儿骨质疏松

几天前,20岁的张某与朋友聚会时玩起了掰手腕。在一次发力时,张某突然听到手臂传来“咔嚓”一声,随即感到剧痛,手臂无法活动。朋友紧急将他送往医院,经检查,张某被确诊为肱骨骨折,其骨密度远低于正常水平,骨质疏松问题严重。

经医生详细询问,得知张某平时爱喝碳酸饮料、爱吃外卖,也很少运动。近几个月,张某总感觉腰背疼痛,他以为是久坐引起的身体不适。殊不知,这是骨质疏松的症状。

“很多年轻人喜欢喝咖啡、碳酸饮料,爱吃外卖,这样容易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而维生素D摄入不足会影响钙吸收,久而久之引发骨质疏松。”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创伤骨科副主任吴新涛说。在很多人的观念中,老年人更容易得骨质疏松症。事实上,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年龄正呈现年轻化趋势,特别是一些年轻人不重视骨骼健康,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如过度减肥、熬夜、缺乏锻炼、过度防晒等,这些都可能导致骨量流失,使骨骼健康状况恶化。

需要注意的是,不少年轻人饮食过咸。盐吃多了要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在排出的同时还会把一部分钙带出来,增加骨量流失的风险。

骨质疏松不可逆转 及早“储备” 骨量很重要

毫无来由的腰疼背痛,不知不觉身高变矮、驼背……这些症状可能提示:你的骨量正在流失。

此时,如果不注意预防,骨头会提前进入老龄阶段。当发生骨质疏松后,人的骨骼承重能力下降,就像萝卜变糠了、木头变朽了,走路不稳、骨折等健康问题会随之而来。

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9.2%;65岁以上人群达到32.0%,其中男性为10.7%,女性高达51.6%。

“女性更年期如果出现腰痛,要当心骨质疏松。”吴新涛说,女性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易引起全身性骨密度降低、骨流失加速,从而加重骨质疏松。因此,女性在35岁后,可根据个人情况适当补充钙和维生素D。

更严峻的是,骨质疏松患者越来越年轻化。一项北京人群骨密度流行病学调查显示,30岁以下年轻男性的骨质疏松发病率异常高,甚至超过了50岁至59岁人群的发病率。

此外,慢性病患者、甲状腺疾病患者、孕妇及哺乳期产妇等人群都容易发生骨质疏松。骨质疏松一旦出现就不可逆转,治疗也只能是延缓骨质疏松的进程。

骨量就像银行存款,30岁之前在“骨银行”存得越多,骨质疏松来得就越晚。而在30岁以后,骨量就开始流失,人体骨储备量就开始“吃老本”。如果年轻的时候不注意及早“储备”骨量,骨质疏松就会更早发生。

补钙同时要注意钙的吸收率和流失量

骨质疏松了,补钙不就可以了吗?

其实,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如果忽视钙的吸收率和流失量这两个指标,就可能造成“越补越缺”的情况。

“钙是骨骼的必需原料,但补钙的同时,还要补充维生素D,它能够促进钙的吸收。”吴新涛说,维生素D的来源主要是食物和阳光照射。食物主要有鱼类,尤其是深海鱼类,如三文鱼、金枪鱼、沙丁鱼和鲱鱼等,其次是动物肝脏、蛋黄。补钙的食物有牛奶、豆制品、坚果、绿叶蔬菜等。

当然,补充维生素D最便捷的方式是晒太阳。“晒太阳的时间控制在半小时最为适宜,既能合成足量的维生素D,又不会被晒伤。”吴新涛说。

也有人认为,得了骨质疏松,骨头就脆了,得多静养。

“骨质疏松患者宜适量运动,有助于骨骼健康。”吴新涛建议,大家日常可进行游泳、太极拳、慢跑、散步等运动。运动要适度、适量、循序渐进,不可过度,以免增加身体负担。

女性在绝经期后、男性在60岁以后,每年要定期筛查骨密度,谨遵医嘱对症用药。

2025-02-26 ■ 本报记者 康 宁 20岁小伙儿掰手腕时骨折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56650.html 1 这些习惯让骨骼“未老先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