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8日
第01版:01

搭建多元平台 “一站”为民解忧

——盐山县庆云镇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专职调解队伍,对矛盾纠纷即接即办,助力群众化解“心病”。 胡 娜 摄

本报记者 郭 彬 张梦鹤 本报通讯员 胡 娜

化被动为主动,多维度了解群众急难愁盼;全方位整合资源,让纠纷调处既合法又合情;借力“智慧+”,以“数字赋能”推动乡村治理提质增效……为深入学习、借鉴、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自2024年起,盐山县庆云镇精心打造社会治理中心,创新性构建起集矛盾纠纷接待与调处、公共法律咨询、诉讼服务、综合治理、执法服务、纪检检察监督“六位一体”的多元解纷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进一步畅通了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有力地将矛盾隐患吸附在当地、化解于基层。

“线下+线上”

畅通群众诉求“暖心通道”

在庆云镇社会治理中心群众来访联合接待中心的柜台上,一张“二维码”格外引人注目。记者拿出手机扫码,随即登录到“庆云镇社会治理诉求登记表”页面。登记表中,可填写“反映人姓名”“诉求简述”等。这是庆云镇为畅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特别开发的“码上扫 马上办”应用程序。

“让群众的心声得以倾听、问题得以解决,始终是镇党委、政府努力的方向。”庆云镇党委主要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往,群众遇到问题时,或因工作时间限制,或因不清楚具体对接部门,无法及时反映。一些看似琐碎的小事,有可能因此演变成难以调和的纠纷,影响乡村和谐稳定。“码上扫 马上办”应用程序,如同开辟出“网上枫桥”通道,让矛盾的发现与解决更加及时、便捷。

如今,无论群众身处何方,何时发生纠纷,只需扫码登录,便能第一时间反映诉求。

民意“码”上说,实事马上办。庆云镇社会治理中心的工作人员收到诉求后,当天受理、当天交办,确保60日内办结。事后,群众还可对调处情况进行满意度评价。截至目前,群众通过扫码反映诉求50余人次,结案率与群众满意率均为100%。

考虑到部分老年人不熟悉网络操作,庆云镇还开通了“阳光热线”,方便他们通过电话反映诉求。这是一条24小时热线,时刻有人接听、有人负责,已成为连接政府与群众的“暖心线”。

为进一步提升群众对这些渠道的知晓率,庆云镇持续开展“一张卡片联万家”活动,精心制作连心卡,将“码上扫 马上办”二维码、“阳光热线”号码以及镇派出所、卫生院、供电所等部门联系方式印制在连心卡上,挨家挨户发放给全镇居民。

(下转第四版)

2025-02-28 ——盐山县庆云镇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57002.html 1 搭建多元平台 “一站”为民解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