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8日
第03版:03

3000亩苜蓿将扎根渤海新区黄骅市林江农场——

盐碱地上“种绿生金”

本报讯(记者邢程)日前,渤海新区黄骅市林江农场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多台大型拖拉机牵引着农机具往来穿梭,进行盐碱地苜蓿的早春顶凌播种。农场负责人田炳正介绍,今年春天农场将播种3000亩苜蓿。随着苜蓿在这片盐碱地上扎根生长,这片盐渍化的土地将实现“种绿生金”。

苜蓿具有改良土壤的显著作用,兼具良好的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在盐碱地种植苜蓿,能够有效降低土壤含盐量,使土壤耕层含盐量降低60%以上。同时,多年生苜蓿翻压后,还能将土壤有机质提高18%以上。近年来,在各级农业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渤海新区黄骅市的苜蓿产业发展迅猛,当地已成为华北农区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

田炳正表示,作为国家级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农场正分区分类推广种植适宜农作物。苜蓿不仅是畜牧养殖业不可或缺的优质牧草,也是农场传统农业种植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农林科学院的技术人员在田间全程进行技术指导,随机检查苜蓿种植的播种深度和土壤墒情。市农林科学院专家徐玉鹏介绍:“顶凌播种是指在冻土完全融化前,机耕后随即播种农作物种子。此时,盐碱地土壤表层盐分含量较低,且土壤耕层冻土层未充分化透,下层盐分难以上升,播种苜蓿可充分利用表层墒情,促进种子正常发芽出苗,在确保‘一播全苗’的同时,还能避免后期杂草危害。”

苜蓿早春顶凌播种的一大难题是适宜时间窗口较短,要保证盐碱地苜蓿春季顶凌播种建植成功,对播种技术要求较高。为此,市农林科学院的技术人员经过多年研究归纳,形成了一套集土地平整、深松、旋耕施肥、播种镇压于一体的完善技术体系。这一体系,能够有效保证作业质量,实现当年种植当年见效,有力促进盐碱地特色产业增产增效。

2025-02-28 3000亩苜蓿将扎根渤海新区黄骅市林江农场——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57012.html 1 盐碱地上“种绿生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