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8日
第05版:05

神经内科治疗中有哪些常见的药物?

杨杰锋 元氏县总医院

神经内科常见药物在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以及使用注意事项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参考。

1、神经内科常见药物分类

神经内科常见药物根据主要用途,可分为以下几大类:1.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丙戊酸钠、苯妥英钠等,能控制癫痫发作,减少神经元异常放电,保护大脑。例如卡马西平对复杂部分性发作疗效较好。2.抗抑郁与抗焦虑药物:抗抑郁药有氟西汀、舍曲林等;抗焦虑药包括地西泮、艾司唑仑等。它们调节神经递质水平,改善患者情绪,减轻抑郁、焦虑症状。3.治疗帕金森病药物:像左旋多巴、吡贝地尔、司来吉兰等,可增加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浓度,改善运动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4.神经保护药物:如丁苯酞、依达拉奉等,能保护神经细胞,延缓神经退行性疾病进展。5.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以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为代表,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脑血管疾病。

2、神经内科常见药物的作用机制

神经内科药物的作用机制多种多样,以抗癫痫药物为例,它们主要通过抑制神经元异常放电来达到治疗效果。这类药物能够增加神经元膜的稳定性,减少钠离子和钙离子的内流,从而抑制神经元的兴奋性。抗抑郁与抗焦虑药物则主要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水平来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例如,氟西汀等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能够增加突触间隙中5-羟色胺的浓度,从而改善抑郁症状。而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则主要通过增加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浓度来改善患者的运动症状。这些药物能够抑制多巴胺的降解或增加多巴胺的合成,从而增加突触间隙中多巴胺的浓度。神经保护药物则主要通过抗氧化、抗炎、抑制细胞凋亡等机制来保护神经细胞,减缓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进展。阿司匹林肠溶片则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减少血栓烷A2的生成,从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的形成。

3、神经内科常见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

在使用神经内科药物时,必须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得擅自更改药物剂量或停药。药物的使用剂量和频率都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药物的特性来确定的,擅自更改可能会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或出现不良反应。需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神经内科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头晕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此外,还需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有些药物之间可能会产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因此,在使用多种药物时,应咨询医生或药师,了解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

神经内科的这些常见药物,恰似在黑暗中为患者点亮的明灯,为无数被神经系统疾病困扰的患者带来了康复的曙光与希望。然而,药物治疗绝非小事,其中潜藏着诸多需要谨慎对待的要点。患者一定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嘱托,这一点至关重要,切不可凭借自身的主观臆断擅自更改药物剂量,更不能随意停药。因为每一种药物的使用剂量、服用频率都是医生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身体状况以及过往病史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后确定的。随意改变用药情况,极有可能导致病情反复、加重,甚至引发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与此同时,在服药期间,患者自身以及家属都要密切关注药物可能产生的副作用。这些副作用可能表现为轻微的恶心、呕吐、头晕等,也可能是较为严重的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

2025-02-28 杨杰锋 元氏县总医院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57022.html 1 神经内科治疗中有哪些常见的药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