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8日
第06版:06

中医看感冒:风寒和风热感冒有什么区别?

赵玲 赵县中医院

感冒,作为一种极为常见的外感疾病,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对其有独特的认识和治疗方法。中医认为,感冒是由外邪侵袭人体引起的,主要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了解这两种感冒的区别,有助于对症治疗,加快康复。

一、中医对感冒病因的理解

在中医看来,感冒的发生主要是人体正气不足,卫外功能减弱,从而使外邪得以侵袭肌表所致。外邪包括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火(热)邪等,其中风邪为引发感冒的首要外邪,常兼夹其他邪气共同致病。正如《素问·骨空论》所言:“风者,百病之始也。”当人体劳累过度、起居失常、寒温不适等导致正气相对虚弱时,风邪便乘虚而入,侵袭肺卫,使肺气失于宣降,从而引发感冒症状。

二、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区别

(一)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是由风寒之邪侵袭引起的,多见于秋冬季节或气温骤降时。其主要症状包括:

恶寒重,发热轻:患者感觉寒冷,即使多加衣物也难以缓解,发热程度较轻。

无汗:毛孔因寒邪闭塞,不易出汗。

头痛:寒邪侵袭头部经络,导致头痛。

鼻塞流清涕:寒邪伤肺,肺气不宣,表现为鼻塞和清水样鼻涕。

咳嗽,痰稀白:寒邪伤肺,痰液稀薄且呈白色。

舌苔薄白,脉浮紧:舌苔薄白,脉象浮紧是风寒感冒的典型表现。

治疗原则:辛温解表,发散风寒。常用药物有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等,代表方剂为麻黄汤或桂枝汤。

(二)风热感冒

风热感冒是由风热之邪侵袭引起的,多见于春夏季节或气温较高时。其主要症状包括:

发热重,恶寒轻:患者发热明显,恶寒较轻。

有汗:热邪使毛孔张开,容易出汗。

头痛:热邪上扰头部,导致头痛。

咽喉肿痛:热邪侵袭咽喉,引起红肿疼痛。

鼻塞流黄涕:热邪伤肺,鼻涕呈黄色且黏稠。

咳嗽,痰黄稠:热邪伤肺,痰液黄稠。

舌苔薄黄,脉浮数:舌苔薄黄,脉象浮数是风热感冒的典型表现。

治疗原则:辛凉解表,清热解毒。常用药物有金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等,代表方剂为银翘散或桑菊饮。

三、其他类型的感冒

除了风寒和风热感冒,中医还认识到其他类型的感冒,如暑湿感冒和体虚感冒。暑湿感冒多见于夏季,症状包括发热、头重、胸闷、恶心等,治疗以清暑祛湿为主,常用药物如藿香正气散。体虚感冒则多见于体质虚弱者,症状反复,治疗需扶正祛邪,常用药物如玉屏风散。

四、风寒与风热感冒的鉴别要点

(一)症状差异

寒热表现:风寒感冒以恶寒重、发热轻为特点;风热感冒则发热重、恶寒轻。

鼻涕痰液:风寒感冒流清涕,痰液清稀色白;风热感冒流黄涕,痰液黏稠色黄。

咽喉症状:风寒感冒时咽喉一般无明显红肿疼痛;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较为突出。

(二)舌象与脉象

风寒感冒舌苔薄白,脉象浮紧;风热感冒舌苔薄黄,脉象浮数。通过观察舌象和脉象,能更准确地区分二者,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综上所述,中医对感冒的认识细致入微,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在病因、症状、治疗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准确辨别风寒与风热感冒,对于正确选择治疗方法、合理用药,从而有效缓解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2025-02-28 赵玲 赵县中医院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57030.html 1 中医看感冒:风寒和风热感冒有什么区别?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