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8日
第07版:07

外科慢性病患者, 如何做好日常护理管理?

步琪琪 赵县中医院

外科慢性病患者的康复是一个长期过程,日常护理管理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病情转归。如慢性伤口感染、慢性疼痛综合征等,往往需要患者长期接受治疗和精心护理。对于这类患者而言,日常护理管理不仅是疾病康复的基础,更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一、病情监测与记录

患者及家属需密切关注症状变化。例如,患有静脉曲张要留意下肢肿胀、疼痛程度以及皮肤颜色、温度的改变;有慢性伤口的患者应观察伤口有无渗液、渗血,伤口边缘是否红肿,愈合情况是否正常等。每天定时测量并记录相关指标,像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详细记录发病时间、症状表现、持续时长以及发作频率等信息,就诊时完整反馈给医生,有助于准确判断病情进展。

二、伤口护理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至关重要。对于术后伤口或慢性溃疡,按照医护人员指导,定期更换敷料。操作前洗净双手,使用无菌棉球或纱布蘸取适量消毒液,由伤口中心向外轻轻擦拭,避免来回涂抹造成二次污染。若伤口出现异常,如异味、大量渗液、发热等,应立即就医,不可自行处理。同时,注意保护伤口周围皮肤,可涂抹皮肤保护剂防止因长期受渗液刺激而破损。

三、饮食调节

依据病情和个体差异制定合理饮食计划。一般而言,应保证营养均衡,增加蛋白质摄入,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有助于伤口愈合与身体恢复。限制高盐、高脂肪、高糖食物,以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像患有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的患者,需减少油腻食物摄取,以防诱发疼痛。对于有吞咽困难等特殊情况的患者,调整食物质地,如将食物切碎、煮烂,必要时采用鼻饲或胃肠造瘘等特殊营养支持方式。

四、康复锻炼

在医生许可下,循序渐进开展康复锻炼。对于骨折后长期卧床的患者,早期可在床上进行肌肉收缩舒张练习,防止肌肉萎缩;之后逐步过渡到关节活动训练,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依据康复计划进行关节屈伸、行走等练习,提高关节活动度与肢体力量。运动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过度劳累或造成二次损伤,如有不适立即停止并告知医生。

五、心理支持

外科慢性病病程长,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影响康复效果。家属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给予关心和鼓励,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自身也可通过听音乐、阅读、与病友交流等方式缓解心理压力。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医生帮助,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保持积极乐观心态,更好地配合治疗与护理。

外科慢性病患者的日常护理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涵盖病情监测、伤口护理、饮食、锻炼及心理等多个方面。患者、家属与医护人员需紧密协作,严格落实各项护理措施,才能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促进病情稳定与康复。

2025-02-28 步琪琪 赵县中医院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57034.html 1 外科慢性病患者, 如何做好日常护理管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