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程。支持7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改善居家生活照料条件,提升居家养老生活品质。
养老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培育标准化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25个以上,培育标准化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8个以上,新增养老护理员持证人员220人以上,推动全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工程。对全市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低保特困“两癌”患病妇女救助工程。对符合条件的农村和城镇低保、特困等“两癌”(宫颈癌和乳腺癌)患病妇女实施救助。
“河北福嫂·燕赵家政”提质扩容工程。选树五星级河北福嫂21名,建立“河北福嫂”进京津基地6个,开展巾帼家政服务进社区(乡村)活动400场。
义务教育学校扩容提质工程。完成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8所、校舍面积3.48万平方米。
农村厕所改造工程。改造卫生户厕27670座。
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提升工程。加强既有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充电端口数和车辆数比例稳定达到1︰5以上,充电端口的车棚和视频监控覆盖率达到85%以上;加大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联合检查力度,预防和减少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就业促进工程。创建规范化零工市场7家,开展创业服务3万人次,失业人员再就业1.3万人。
文化惠民工程。组织开展文化进基层惠民演出1800场以上。
体育惠民工程。提升体育公园15个,建设城区街边球类场地18个,开展足球、篮球、乒乓球、广场舞、健步走赛事活动不少于1120场。
精准助残服务工程。全年为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以及为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辅助器具适配、职业培训、就业、托养、助学、家庭无障碍改造、残疾评定补贴等服务2.1万人次以上。
法律援助扩面提质工程。对重点人群提供无偿法律援助服务6000件,让重点人群享受到优质高效法律服务。
工程实施过程中,市发改委将和市直有关单位定期协调调度,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市直有关单位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牵头谁协调”原则,强化业务指导,扎实推动民生工程有序实施。各县(市、区)将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健全推进机制,加大推进力度,及时协调解决实际问题,抓好各项任务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