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件民生实事、20项民生工程全部完成年度目标;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居全市前列;全面落实就业创业政策,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20万元;新增公园绿地5000余平方米,完成绿化造林1070亩;建学校、修道路、兴水利,基础建设为发展筑牢根基……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献县沉着应对风险挑战、抢抓政策机遇、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全县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项目立县,夯实强献之基。燕京啤酒U8五万吨生产线创造了从开工到投产仅用时120天的“献县速度”,生产燕京U8超过1亿瓶;献县优然牧场3万头奶牛高产示范牧场项目被列为河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省建筑仪器产业计量科技创新基地成功落户,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三大产业集群”中,献县智能市政设备产业集群获批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肉鸭、蔬菜、酒类等产品全面开花,献县高品质蔬菜服务首都人民推介活动在北京成功举办;汽车保修设备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迅猛,成为全球最大的平衡块生产基地之一。
2024年,献县引进畜禽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侯水生研发项目,成立“中国农科院肉鸭种质创新中心”;引进中国农科院首席专家王孝宣研发的新技术,为“献县番茄、有种安全”提供技术保障;燕京啤酒通过国家级绿色工厂审核;来福照明、战兴索具获批省级绿色工厂。
食品富县,打造强献之势。特色产品实现“破圈”,献县甜瓜、番茄、西瓜、西兰花、肉鸭、桑葚等被评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食品产业越做越强,乐寿鸭业首次跻身中国农业企业500强行列;高品质蔬菜示范区建设全速前进,打造河北净菜生产示范基地3个、环京蔬菜生产基地4个。
生态美县,扮靓强献之貌。2024年全年,全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57天,同比增加20天,重污染天数同比减少9天。新增公园绿地5000余平方米,完成绿化造林1070亩,献县大地愈发绿意盎然。
水利安县,守稳强献之堤。自上世纪60年代根治海河以来,献县县委、县政府对水利建设十分重视,2024年全县共实施9个国债水利项目,总投资达到21.87亿元;全年新翻建水毁道路、堤顶路、田间机耕路373公里,远超近3年全县道路建设里程总和,居全市第一。
民生暖县,点燃强献之薪。第六实验小学启动建设,本斋路小学完成迁建,维修改造受灾学校11所;献县人民医院获评国家胸痛中心认证单位,献县中医医院顺利获批“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连续8年获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县”;成功入选财政部、民政部“加强困境儿童关爱”试点项目。
文化兴县,铸就强献之魂。献县单桥被批准为省级水利风景区,马本斋纪念馆展陈全面改造提升,献县博物馆获评国家三级博物馆;成功举办第三届“河北燕京啤酒文化节”,吸引游客及市民10万人次,带动文旅产业健康蓬勃发展;文化惠民工程深度实施,12万人受益;全县创建省级和美乡村36个,东田庄村、沈于村、南单桥村等入选河北省美丽休闲乡村名单,滹沱河故道单桥风景区获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南河头乡、本斋东村分别入选河北省乡村旅游重点镇和重点村,乡村从“颜值”到“气质”实现双提升。
2024年,全县10件民生实事、20项民生工程全部完成年度目标;全面落实就业创业政策,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20万元,新增城镇就业5568人;献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经验全国推广,被民政部、财政部列为“加强困境儿童关爱”试点单位。
回首2024年,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发展质量,献县都实现了新突破,每一步都凝聚着汗水与拼搏,彰显着坚韧与进取。2025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
围绕2025年预期目标,县委、县政府明确了五个方面的工作重点:一是抓开放、扩内需,提高经济发展“硬实力”,做到高质量招商引资、高水平优化服务、高精度促进消费。二是扩投资、上项目,强化产业发展“聚合力”,要抓项目,夯实产业整体支撑;提质效,释放产业集群效应;重创新,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强要素,夯实园区平台保障力。三是提品质、促振兴,增强城乡融合“吸引力”,坚持规划引领,执“精准之笔”勾勒城乡布局;坚持建管并重,下“绣花功夫”做细城市管理;坚持惠农兴业,倾“培育之功”激发乡村活力;坚持提质增收,施“撬动之策”助力乡村振兴。四是抓改善、精治理,提升生态保护“承载力”,要不遗余力进行防治攻坚;精准发力推进生态治理;持续用力擦亮水利大县名片。五是补短板、增福祉,提升民生保障“亲和力”,要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健康献县,挖掘弘扬献县文化,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实干铸就梦想,奋斗开创未来。2024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为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献县将持续唱响经济向好最强音,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