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倩 通讯员王昱鑫)日前,吴桥县安陵镇超洁粮食收购处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隆作响,沉甸甸的玉米棒被有序“喂”入脱粒机直接脱粒,随后金黄的玉米粒涌上输送带,再经过烘干塔烘干、色选机分选,就可送入粮仓。
机器旁,工人们操作娴熟、忙碌有序;粮仓前,待入库的玉米粒已经堆成一座座小山。捧起一把仔细观察,干燥的玉米粒饱满且干净。粮食收购处负责人魏超介绍,这个粮食收购处为周边20余个村提供粮食烘干、脱粒、储存、运输一条龙服务,目前代储粮食1万吨,每年收购和运输出去的粮食流量可达4万吨。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吴桥县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扎实开展粮食单产提升行动,千方百计稳面积、多措并举提单产。2024年,吴桥县粮食播种面积82.88万亩,粮食总产8.122亿斤,超额完成省市任务目标,绿色简化超吨粮冬小麦示范田亩产736.01公斤,创全市小麦单产新纪录,示范田全年单产达1643.84公斤,为沧州打造“吨半粮”田提供了“吴桥模式”。
近年来,吴桥县突出服务引领,依托中国农大吴桥实验站、农技推广中心,建立“1+N”(示范主体+农户)农技推广体系,开展“下地开方”“田间课堂”等活动,把农业技术送到田间地头;探索“龙头企业+基地+农户”运营模式,推广“耕、种、管、收、售”土地全程托管服务,托管土地12万亩,让农民省心添“金”。同时,吴桥县强化政策支撑,加大奖补力度,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单产提升等项目,全年投入各级各类惠农补助资金1.4亿元以上。
在推进良田良种良法良机深度融合中,吴桥县全要素挖掘粮食增产潜力。一方面,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粮化”“非农化”和“割青毁粮”现象。另一方面,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投资5790万元,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5万亩,积极申报2025年超长期国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目前已完成可研批复;深入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回头看”和专项整治行动,盯紧盯实问题整改,确保建设质量。在实施玉米单产提升项目过程中,吴桥县设置4个百亩攻关田、38个示范区和22个辐射区共10万亩,选良种、推技术,项目区平均亩产807.8公斤,产量高于项目区外10%以上。
种子是粮食的“芯片”。吴桥县加速优良品种鉴选,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3个,开展小麦玉米品种试验、评比测产,筛选出一批节水高产、抗逆抗倒作物新品种;推介马兰1号、众信麦998、衡4399等小麦主导品种7个,兰德玉六、大地916、万盛69、农大372、东单1331等玉米主导品种7个,主要农作物实现良种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