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2日
第07版:07

为传统中医药留住烟火气

哈薇薇

暮春时节,沧州南川老街的“国潮养生市集”成为现象级场景:摩肩接踵的客流中,既有推着婴儿车咨询小儿推拿的年轻父母,也有跟着AI问诊机学习体质调理的银发族,更有对着非遗香囊摊位竖起大拇指的外国游客。这场“中医药+夜经济”的创新实践,不仅刷新了人们对传统养生的认知,更向外界抛出一个新命题:当千年中医药邂逅现代生活,如何以烟火气为媒,在传承与创新中找到破局之道?对于沧州而言,这既是文化资源的激活之战,更是城市发展的转型之机。

中医药养生的大众化,难在“知易行难”。尽管《黄帝内经》“治未病”理念深入人心,但多数人仍停留在“听说过”“不会用”的阶段。沧州养生市集的价值,在于将抽象的养生理论转化为可参与的生活场景:在“二十四节气养生坊”,游客通过药材标本和互动屏了解“春养肝、夏养心”的原理;在“药食同源厨房”,中医师现场演示如何用常见食材制作健脾粥;在“经络探秘区”,红外热成像技术让穴位按摩的疗效可视化。这种“场景化学习+即时性体验”的模式,让养生从书本上的知识变成手中的香囊、杯中的药茶、身上的触感,更多的参与者表示“会尝试将体验转化为日常习惯”。

但沧州的目标不止于“办一场热闹的活动”。正如市集主办方所言:“我们要让中医药养生像逛超市一样方便,像喝咖啡一样日常。”这意味着需要构建常态化的服务网络:一方面,将市集上的人气项目转化为固定业态,如在社区设立“中医药驿站”,提供体质检测、推拿理疗等基础服务;另一方面,依托运河景观带打造“养生步道”,嵌入八段锦教学点、中药香氛打卡点等便民设施,让市民在散步、休闲中自然接触养生理念。

漫步市集,不难发现中医药养生的本质正在回归。它不再是高端消费的奢侈品,而是普惠大众的必需品;不再是故纸堆里的老学问,而是解决现实问题的新方案。当一座城市能让年轻人在逛街时学会调理颈椎,让老年人在晨练中理解经络原理,让外地游客在旅行中带走一罐定制药膳,中医药便真正融入了城市的血脉,成为融入日常的生活方式。

从这个意义上说,沧州的探索不简简单单地是一场市集的成功,而是在为中医药养生的现代化转型提供“城市样本”。可见,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不必依赖宏大叙事,只需在烟火气中找对切口;文化传承的生命力,不在博物馆的展柜里,而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当沧州的运河边飘起药香,当养生成为市民的“日常谈资”,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产业的崛起,更是一种文明的重生——它以兼容并蓄的姿态,在古老智慧与现代生活的交汇处,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健康答案。

2025-04-22 哈薇薇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61560.html 1 为传统中医药留住烟火气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