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30日
第01版:01

“菜立方”里孕育“数字番茄”

——南皮县打造现代农业科技示范产业园智慧种植应用场景

本报记者 王汝汀 本报通讯员 李 飞

4月29日,在南皮县西五拨村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产业园内,工人们正站在轨道采摘车上,将玻璃温室里成熟的番茄采摘下来。“得益于科技化种植手段,我们的番茄外形佳、口感好,深受北京等地居民欢迎。”产业园负责人王勇说。

放眼整个园区,一个个棱角分明的长方形智能化温室有序排列,温室里火红色的番茄挂满枝头。这些科技感十足的“菜立方”,不仅外形漂亮,还十分贴心,是园区里“知冷知热”的智能保姆。

走进智能化玻璃温室,内部的传感器正在实时收集数据,环境湿度、光照强度、光和速率等清晰显示在电子屏幕上。“温室里安装了环境数据监测系统,可以根据农作物需求自动升温、降温、喷灌、通风,通过调控系统的运作,创造出最适宜农作物生长的环境,让农作物始终处在生长的‘舒适区’,能够缩短生长周期,提升产量和农产品品质。”王勇说,“从栽种幼苗到果实转红,只需60天左右,产量和普通种植相比,可以提高四到五倍。”王勇粗略一算,园区新建设备全部启用后,年产值预计可达3500万元。

南皮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产业园,由沧州绿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2024年底,在原有产业园基础上,南皮县打造完成了现代农业科技示范产业园智慧种植应用场景,对种植规模、科学设备等进行提升。其中,建设4000余平方米的大型种植智能化玻璃温室、2000余平方米的新型装配式日光温室、3万余平方米的保温日光温室,项目预计年收益2000余万元,惠及84个脱贫村,并通过以工代训模式,带动周边村300余人就业。“园区工作环境好,活也不累,我的劳动报酬加上土地流转金,收入增加不少。”村民叶俊玲说。

“明天气温低,别忘了提前采取措施,保证夜温。”王勇接到了南皮县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打来的电话。原来,各个温室的环境监测数据,正实时显示在十公里外的数据中心大屏上。每次有较大天气变化,数据中心都会提前告知,园区可以根据提示提前做好准备。

“我们采用统一品种、统一育苗、统一种植、统一采收、统一销售的模式,推动本地农业种植产业向产业化、工厂化、品牌化发展,全力带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王勇说。

2025-04-30 ——南皮县打造现代农业科技示范产业园智慧种植应用场景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62237.html 1 “菜立方”里孕育“数字番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