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下午,献县陈庄镇小流屯中心校礼堂内座无虚席,第十三届“文玉奖学金”颁奖仪式在这里举行。在热烈的掌声中,来自小流屯及周边村庄的32名优秀学子依次走上领奖台,从刘国振手中接过荣誉证书和奖学金。刘国振说,看到这些孩子,他仿佛见到了50年前的自己。
“50年前,我因为学习成绩优秀,获得了村里奖励的一顶草帽。这份荣誉让我至今难忘。”奖学金发起人之一——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国振在颁奖仪式上动情地说。
刘国振是献县小流屯村人。2012年,在刘国振的倡议下,他与弟弟刘国强、刘国壮及妹妹刘国先共同出资设立了“文玉奖学金”。“文玉”取“品学如玉璞”之意,奖学金专门奖励给村里品学兼优的学生。刘国壮告诉记者:“大哥常说,知识改变命运。我们兄妹虽然从事不同行业,但都深知教育的重要性。”
当年,“文玉奖学金”首次颁发,25名大中小学的优秀学生成为首批受益者。
“文玉奖学金对我们村的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小流屯村党支部书记刘建军说,现在村里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家长们更重视教育了,孩子们的学习劲头儿也更足了。数据显示,在去年献县教育质量测评中,小流屯中心校的科学学科综合得分排名全县第一位。更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小流屯村考上大学的人数明显增加。
为让更多优秀学子享受到刘国振四兄妹的奖励,小流屯村干部及小流屯中心校负责人经过与四兄妹多次商议,制定了奖学金章程。除了小流屯村,“文玉奖学金”对附近小漳村、牛辛庄村等村庄上学的孩子们“一视同仁”,以学习成绩优异“论英雄”。
这项由刘国振兄妹四人共同设立的奖学金,13年来已累计奖励320余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发放奖金总额超过8万元。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家乡培养更多人才。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乡村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好。”刘国振表示,他们兄妹将继续坚持这项公益事业,并呼吁更多社会力量关注乡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