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1日
第03版:03

地面不见一滴水 悄然灌溉千亩田

——南皮县高标准农田灌溉用上“黑科技”

本报记者 李佳芳 本报通讯员 李 飞

俗话说,灌浆有墒,籽饱穗方。日前,在南皮县乌马营镇徐和杨村,航丰农场负责人张海梧正在给位于村西北处的千亩麦田浇水。令人感到奇怪的是,麦田里找不到一台灌溉设备,地面更没有浇过水的痕迹,就连麦田表面的土壤,都是干干爽爽、松松软软。

面对记者的疑惑,张海梧拿起铁锨用力挖下去,第一铁锨下去,挖出的泥土可以攥成团;再一铁锨下去,小土坑中慢慢有水渗出,不一会儿,小土坑里的水更多了。

原来,秘密就藏在距地面30厘米的地下。“看,这里铺设的都是渗水管网,通过渗水管的针孔和透水层实现灌溉。”张海梧说。

“地面干爽,杂草就少;地面湿度小、透气性好,病虫害就少。”沧州市农科院研究员徐玉鹏表示,经过测算,这种灌溉方式比大水漫灌节水70%,还避免了土壤板结和盐碱化程度增加。

据悉,张海梧总共承包种植农田4000亩,其中,1200余亩地被南皮县农业农村局纳入2024年高标准农田项目。

“原先浇地得开沟、抽水、搬运水带,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现在打开设备开关,就轻松完成了。”张海梧说。

据了解,南皮县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科研人员研发了“智能节水渗灌及排水系统”。系统会依据插在田间的“物联网湿度传感器”,把土壤湿度传导给操作平台,当传感器检测到湿度低于设定阈值时,会自动启动灌溉。

近年来,南皮县大力推广喷灌、渗灌、管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模式,配合水肥一体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自2021年以来,通过高标准农田项目,南皮累计建设扬水站84座、扬水点380个,铺设管道330千米,清淤渠道138千米,建设管灌1.6万亩、喷灌3.3万亩、渗灌1256亩,真正实现了节水、节本、增效。

初夏的暖风吹拂,张海梧站在田埂上,望着麦穗在阳光下摇曳。往年一到小麦灌浆期,他就为浇水犯愁,如今他可以从容应对。“麦子长得真壮实,麦穗儿也开始日渐饱满,今年这片地准会有个好收成。”张海梧轻抚麦穗说。

2025-05-21 ——南皮县高标准农田灌溉用上“黑科技”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63676.html 1 地面不见一滴水 悄然灌溉千亩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