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任丘市梁召镇辛安庄村村民张涛没想到的是,以前贷款需要抵押或担保,现在靠“文明信用”就能向银行申请贷款。日前,张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凭借信用档案,赢得了贷款支持,解了我企业的燃眉之急。”
张涛经营着一家公司。在村里人眼中,他可是个热心肠:不仅孝顺父母、和睦邻里,还特别热衷村里的公益事业,大到村庄建设,小到清洁卫生,他都参与其中。经村“两委”推荐、村级评议小组评议,张涛的信用级别定为“特优”。前不久,他的公司遇到资金周转难题,凭借“特优”的信用,他足不出户,在手机上一番操作后,就有20万元贷款到账。“对我来说,这笔贷款更像是一种荣誉,激励我继续为村庄、为社会贡献力量。”张涛说。
张涛顺利获得贷款,得益于任丘市梁召镇联合沧州农商银行推出的“文明信用+”模式。这一创新模式让人们看到善举能够得到认可和回报,从而激发更多人主动参与到志愿服务、公益事业等道德实践中来,形成良好的社会示范效应。“我们以庄上村、辛安庄村、唐召村三个村为‘文明信用+’创建活动的试点,运行一段时间后取得良好效果,涌现出一些先进典型。今年,我们又在大江村、北姜村、北丁坞村、南丁坞村、北芦村5个村全面推行这种模式,进而覆盖全镇。”梁召镇党委书记彭建文说。
实施过程中,由梁召镇政府和沧州农商银行结合信用贷款标准、基层治理需求和文明建设标准等制定六项考核指标:即家庭资产与收入、年龄结构、社会诚信、文明行为、健康状况与婚姻状况、负债与信用记录。其中,社会诚信是重要标尺,“我们设置了很多加分项,比如热心参与公益、平日里孝老敬亲、能够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等。”彭建文说。
根据这些考核指标,村“两委”推选出符合条件者,再由村里的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等组成评议小组,对这些人进行综合评议,选出“特优户”“优秀户”“较好户”,之后由沧州农商银行根据信用等级确定预授信额度,其中,“特优户”额度为最高30万元、“优秀户”额度为最高20万元、“较好户”额度为最高10万元。“特优户”和“优秀户”还可享受“线上秒批”服务。
对于入选者,由各村的评议小组进行动态管理,每半年进行评估,其间,对于参与志愿服务、获评“文明家庭”等荣誉的农户可通过加分提升其信用等级,反之,一旦发现有失信行为者,立即降级并暂停其用信资格。
据悉,截至目前,任丘市梁召镇8个村庄对800余户村民建起文明信用档案,其中授信72户,用信27户,合计金额1390万元。“下一步,我们将联合沧州农商银行建立文明积分兑换站,农户可用信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享受农资折扣或优先参与村集体项目。此外,我们还将开展‘十佳诚信示范户’评选,为其颁发荣誉牌匾并加大授信额度。”彭建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