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0日
第06版:06

高义 “我曾参加金城战役”

金城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的第三阶段,也是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一次战役。此役历时15天,中国人民志愿军歼敌5.3万余人,将南朝鲜军4个师打退,收复阵地160余平方公里,有力地配合了停战谈判。在我市市区,就有一位老人曾参加这场艰苦卓绝的战役。他就是家住东方世纪城的87岁的高义。

“70年过去了,很多画面仍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无法忘记。”高义说,1933年,他出生在沧县大官厅乡西边的郭蔡村。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家里叔父4人均为国捐躯,在当地十分有名。沐浴着红色思想,高义儿时便加入了儿童团,给八路军送信,在街头站岗,传递情报。1950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先是在海防支队当卫生员,后来又被派到当时的石家庄陆军指挥学校学习军事理论。

1952年,高义踏上了抗美援朝的战场,被分配到某部政治处。据老人回忆,当时他所在的部队属于准备金城夏季反击战的二线部队,正在进行战备训练。

1953年7月13日是高义一生都难忘的日子。这一天,金城战役打响。

“晚上,志愿军向敌人发起了全面进攻,万炮轰鸣,硝烟弥漫,夜晚被照得比白天还亮得刺眼,到处都是震耳欲聋的枪炮声。前面的战士倒下了,后面的战士紧接着发起冲锋。炮打哑了,紧急修复后继续射击。密集的炮火组成炮幕,掩护志愿军步兵军团和朝鲜人民军往前推进,向梨船洞、金城川的敌人发起猛烈攻击,抢占高地。同时高射炮营瞄准天上盘旋的敌机,将来犯之敌一一打下。”高义回忆。

连续作战了不知多少天后,他突然接到命令:打扫战场。这时,高义才得知在与敌人坦克、重炮、飞机的机械化部队的战斗中,我军不但没有被击倒,反而最终攻占梨船洞、北亭岭等地,向南扩展阵地160多平方公里,重创南朝鲜军4个师,有力促进了后来的停战谈判。

老人说,之所以能取得金城反击战的胜利,主要是志愿军做了充足的准备,包括上千辆汽车保证物资运输,备足各种炮弹、炸药;还加修了道路、桥梁,在前沿增加构筑坑道;同时,对敌情、地形均进行周密侦察,制订详细作战计划。“但最重要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都有一颗爱国的心、团结的心,有打不倒的钢铁般的意志!”老人坚定地说。

2020-11-10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466.html 1 高义 “我曾参加金城战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