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7日
第06版:06

一封信 改变我的人生

刘素玲

那是1979年8月,高考成绩公布,我又一次落榜了,情绪十分低落,几乎每晚失眠。白天也不愿意见人,经常一个人走到村外的小树林里发呆。有一天,我正在树林里漫无目地地走着,村里的大喇叭突然响起,叫我去大队部拿信。我一路小跑来到大队部,一看信封上的字迹,就知道是我的高中班主任王丕昌老师写的。信的内容很短,让我去他任教的重点高中复读,我激动不已,赶紧跑回家跟父母商量。母亲有些不大情愿,说是已经给我联系好了,在本村当代课老师。父亲沉思了一会儿说,还是去复读吧,多一次机会多一次选择。

就这样,我骑着父亲的大铁驴踏上了离家10多公里的河间留古寺中学复读。那是我一生最艰苦的一段日子,也是最难忘的一段时光。我非常珍惜王老师为我争取的机会,日夜苦读,为了一道难题经常忘记吃饭,完不成学习计划经常熬夜。经过10个月的努力学习,终于如愿以偿,在1980年的高考中,以全校文科第5名的成绩被沧州地区财贸学校录取。要知道,大中专一张试卷,全国高考录取率只有8.4%。我能脱颖而出,心里充满了对王老师的感激。临别那天,王老师又对我说了几句话,让我牢记至今,他说:“你就要进入高等学府了,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努力工作。”

10月20日,我心记老师的教诲,带着简单的行李和同学一起踏上了改变人生的求学之路。报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父母和老师写信,汇报学校的情况和自己兴奋的心情,现在回想起来,好像还沉浸其中。在校学习两年,我和父母、老师、同学及其他亲友,互相通信共有几百封,而且对每一封信都视为珍宝,我把它们分门别类整理好,家长及亲戚的打成一梱儿,老师、同学的打成一梱儿,毕业时足足收藏了一大纸箱子,至今还全部完好无损地保留着。人老了,有时候拿出来看看,就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风华正茂的年代。

如今通讯发达了,人们已经没有了写信的习惯,可是我却始终不能忘记40多年前,王老师写给我的那些满怀希望和鼓励的信件。正是由于恩师的栽培和指点,使我在校期间表现优异,担任了副班长,参加工作30多年一帆风顺,成为了同龄人中的佼佼者。现在虽已退休,又报了老年大学学习朗诵,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学习、进取精神。老师也已经80多岁了,身体健康,精神矍铄,我虽然不再给他老人家写信,但时常有电话问候。是王老师的一封信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这是我一辈子都不能忘怀的恩情。

2020-11-17 刘素玲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3319.html 1 一封信 改变我的人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