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梓欣 本报通讯员 任振宇 刘国竞
在黄骅市常郭镇王芹地村,提起村党支部书记王金刚上任以来的贡献,村民们都如数家珍。五年前,这里垃圾遍地、尘土飞扬;如今,干净整洁,道路宽敞,基础设施完善……在王金刚的带领下,村子里旧貌换新颜。
脱下戎装回乡创业,成为致富带头人
王金刚今年57岁,是一名退役军人,他19岁入伍,并在部队加入中国共产党。退役后,王金刚返回家乡,在表哥的电动车配件厂担任厂长。7年时间里,王金刚不仅收获了宝贵的管理经验,也坚定了自己创业的决心。
2002年,在表哥的支持下,王金刚投资30余万元也建起了一家电动车配件厂。创业初期,为了打开销售渠道,他去天津与当地知名电动车厂谈合作。然而,由于他的厂子刚刚开业,对方并不想合作。王金刚用一周的时间,转遍了当地的几大电动车生产厂家,深度了解了这些大厂家各自的产品优势,并一次次地向最初的厂家表明合作诚意与自身实力,最终达成合作。这为王金刚工厂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王金刚的工厂发展得很顺利,仅两年内就收回了投资,凭借着可靠的产品质量,他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企业效益也越来越好,王金刚也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企业家。
上任一个月解决“三大难题”
年龄渐大,儿女又都不在身边,王金刚便萌生了关闭工厂安享晚年的想法。2016年,他关了自己的配件厂。这时,镇党委负责人找到了他,邀请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王金刚二话没说就应了下来。
王芹地村容村貌过去相对落后:村里公共设施缺乏,垃圾遍地;村内只有两三条水泥路,其他都是土路;村委会也破旧不堪,村“两委”没有正常的办公地点。王金刚上任后,不足一个月便解决了这“三大难题”:他自己垫资3万余元,清理了村里堆积已久的垃圾;给村子大部分街道装上了路灯,并对村委会房屋进行了修缮。2018年,在王金刚的组织下,村里进行了选举,村“两委”班子成员达到6人,协助王金刚做好村里的日常管理工作,王芹地村逐渐走上正轨。
饮水是村里的难题之一。由于输水管大多老化,经常会出现管道破裂,导致村民家里停水。王金刚带头捐款,号召大家集资为村里更换供水管道。得到了村民的积极响应,很快筹集了11万多元,加上镇里的扶持,更换水管的费用筹齐了。经过一个多月紧张施工,全村的供水管道工程完工,解决了村里用水难题。
在自己第一任村党支部书记任期的两年内,王金刚还先后解决了村里的电线老化、土地确权、排水等一系列问题,并购置了体育器材,在村里修建了三个村民休闲健身小广场。王芹地村从之前的“脏、乱、差”开始向“美丽乡村”发展。
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村里旧貌换新颜,王金刚为全村带来的变化赢得了村民的信任,任期结束后,他在村党支部书记选举中又高票连任,同时被选举为新一任村委会主任。
连任后,王金刚把工作重心从改善村民居住环境转向了带领村民增收致富。要想富,先修路。他提出为村里修建一条直通205国道的公路,这样便于外来车辆更好地出入。他的设想得到了镇领导的支持与村民的积极响应,修路款也迅速筹集到位。经过半年多施工,这段全长3.5公里、宽5米的村级公路竣工通车,打通了村里的“大动脉”。
在得知温氏集团计划在黄骅市部分乡镇建设30余个现代化养殖场的消息后,王金刚积极联系沟通,王芹地村被选为养殖基地项目的中标村。村委会与温氏集团签订了土地使用协议,项目建成后会优先聘用本村村民。另外其他的村民有想参与养殖的,还能得到免费的培训。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王金刚说,“这也给我们做好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方向和机遇。我一定不辜负乡亲们的信任和嘱托,将家乡建设得更美,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