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3日
第05版:05

在渤海新区,有个“怪人”王福生,3年来,天天义务在贝壳湖公园喂鸟。别人常常问他图个啥,他笑笑回答:“鸟儿守护着人类家园,咱就该好好待它们。”

老王喂鸟

本报记者 祁 洁 本报通讯员 王晓乐 张凌凤

老王家门口就有公园,他硬要开车往两三公里外的贝壳湖公园跑。3年来,每天4趟,雷打不动。

外人常常纳闷儿:“老王,你遛弯儿遛出圈了。”他笑笑答:“那儿的景色好。”

到底啥景让他这么“着魔”?其实,他去贝壳湖公园不是去遛弯儿,而是去喂鸟。“喂鸟?老王成了公园的饲养员了?”人们更好奇了,非跟他去公园看看。

说了半天,老王是谁? 老王名叫王福生,今年55岁,以前住渤海新区冯家堡村,头些年村子拆迁,他在城区落了户。

刚搬进城里,老王对周边环境不熟悉,没事就围着市区转。头一次到贝壳湖公园遛弯儿,莫名地就喜欢上了这儿。碧水蓝天,微风拂面,走着走着,老王不由怀念起以前的海边生活。“如果这儿的鸟再多些,景色就更好了。”老王突发奇想:“试着用食儿引引看。”

老王不是瞎胡闹,在海边生活多年,他对鸟儿的习性很了解。尤其是海鸥,作为海边的常客,有食儿吃,它们就可能在这儿落脚。

说到做到。第二天,他就去早市买了一桶小鱼,拎着去了贝壳湖公园。

海鸥的眼睛望得远,他蹲在地上,看到有鸟在附近飞,就举着鱼等着。鸟儿的警惕性强,有的在附近徘徊一会儿飞走了,有的刚把鱼叼走随即又吐了出来。大三伏天,老王在湖边一天天蹲着,“别人还以为我脑子有问题了。”想起当时场景,老王自己都笑了。

老王的坚持消除了鸟儿们的戒心。在公园蹲了半个多月,老王把鸟食往湖边一撒,除了海鸥,还有好多别的鸟过来衔食,把他高兴坏了。

从此,每天早上八点半,老王准时带着准备好的食物出发。一进贝壳湖公园,听到他“咕咕咕”的召唤,海鸥便呼朋引伴从四面八方飞来,围在老王四周争先恐后地享用着美食,那飞鸟翔集的场面太壮观了。“大家离远点看,别惊扰了鸟儿。”老王一边撒食,一边提醒着游客。

喂完鸟儿,他赶紧回家为它们准备后三顿的饭。常有人问他:“鸟儿的口粮一个月得花多少钱?”他笑着说:“没多少。”到底多少钱,只有他心里最清楚。“自己省吃俭用,也不能饿着鸟,它们是生态环境的见证者。”

赶上下雨,他打伞为桶里的鸟食遮雨,自己却被淋个透湿。冬天湖面结冰,除了喂海鸥,他每天都要提前过来砸冰,这样鸟儿才有地方喝水、洗澡。难怪公园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常常叫他“贴心鸟叔”。

老王喂鸟,也有过困惑。赶上车限号,又得准备鸟食又得喂鸟,大老远一天跑4趟,确实赶不过来。渤海新区文旅局和负责公园管理的沧海投资公司了解到老王的难处后,在公园门口专门给他划了个喂鸟停车位,开了张喂鸟通行证,定期还给他适当的经济补贴。越来越多的人支持他,这下老王的劲头儿更足了。

最近,老王把鸟儿的最后一顿饭改为下午四点半,“这个点儿孩子们放学都过来看鸟,让他们体验下喂鸟的乐趣,提高他们的爱鸟意识。”

最后,老王向记者提出个小请求,他说,前几天,周边小区有放电子鞭炮的,公园的海鸥突然少了许多。还有人带着弹弓,到公园里偷着打鸟。“鸟儿守护着人类家园,我们就该爱护它们,你们给呼吁一下。”他真诚希望大家提高爱鸟护鸟意识。

2020-11-23 在渤海新区,有个“怪人”王福生,3年来,天天义务在贝壳湖公园喂鸟。别人常常问他图个啥,他笑笑回答:“鸟儿守护着人类家园,咱就该好好待它们。”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4076.html 1 老王喂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