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4日
第05版:05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 不是百米冲刺

张洪瑞这个人,简单、纯粹但是非常有智慧。他能拒绝诱惑、不被外物所累,能把每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做好,守时守信。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企业,他的眼光都更长远、格局也更大

采访对象:郑增强,56岁,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人。曾就职于黄骅市电视台、黄骅市政府等,现在黄骅市政协工作。

采访组:赵夫铧 吕坤 宁美红

采访日期:2020年10月28日

采访地点:黄骅市信誉楼培训中心

采访组:您是邢台人,是什么因缘际会让您了解信誉楼、认识张洪瑞的呢?

郑增强:1992年元旦,我来黄骅找我爱人,那时还是对象,第一次见家长得买新衣服,她领着我到羊二庄大集转了一圈,没合适的,就说:“明天咱去信誉楼,那里的东西又便宜又好。”我去的商场不少,又便宜又好的不多。到了信誉楼,我们在三楼买了条裤子,挺好。1992年我俩结婚,我调动到黄骅电视台。1993年初,我被选为黄骅市政协常委,正好张洪瑞也是政协常委,我俩就这样结识了。

采访组:“视客为友”是信誉楼的服务准则,也是信誉楼打出的响亮“广告”。从创建至今,信誉楼的好多“广告词”都让人津津乐道。

郑增强:是呀,我在电视台做广告策划,最开始给信誉楼设计的广告是“到信誉楼去,当一回上帝”。今天看起来很幼稚,但当时因为信誉楼口碑好,这话还是叫响了。那时人们见面打招呼“你干嘛去?”“去当上帝。”就知道是去信誉楼。

后来张洪瑞觉得这话不对劲,上帝是高高在上的,而顾客和员工应该是平等的、亲友一般,后来就改成了视客为友。

还有我们一起策划的广告——“告诉大家一个购物诀窍:先到我楼看价,再去他处花钱!”当时就有人担心顾客看完价跑到别处买东西了,张洪瑞却说:“只要我们保证货真价实,其余的尽管放心。”可见他的自信。

采访组:商业企业在媒体刊播广告很常见,但是刊播致歉广告的不多,信誉楼就是一个。

郑增强:1993年底的时候,我一位同事说:“你天天说信誉楼好,信誉楼哪好啊?我买这西服,和别家一模一样,一点儿也不便宜。”我知道当时信誉楼加价率不超过20%,就找张洪瑞:“大哥,你这西服卖贵了。”张洪瑞说:“不可能,我这儿的人干不出这事来。”他去卖场转了一圈,不一会就回来了,再一看他,眼眶红了。原来,进货的是他最为器重的两位主管,却违反信誉楼的制度理念,西服的加价率超过了百分之百,“赚了不该赚的钱”,这让他很伤心。他把两位主管叫到身边:“加价高也是不讲信誉,你们这样做是在砸信誉楼的牌子,把公司往绝路上推啊!”

随后,张洪瑞责令下调了价格,在黄骅电视台播放致歉广告——“不想退西服的退差价,想退西服的全额退款。”

采访组:不是光想着自己怎么多赚钱,而是总想着怎么让顾客省钱,这或许就是张洪瑞独特的经营思维吧。

郑增强:大概是1997年,我们去邢台宁晋县考察服装,那儿的凤凰服装批发市场规模挺大,一套西服批发40元,零售44元。张洪瑞买了两套,回来挂在办公室门口“试卖”,谁要自己给价。有员工说要一套,给200块钱,张洪瑞说:“你两套都拿走,我还赚你百分百。”信誉楼那会儿自己有服装加工,一套西服光加工费就48元。后来张洪瑞就把服装加工这块砍了。

20多年前,我们去济南考察。爬千佛山到了半山腰,在一个咖啡厅喝了杯咖啡,5块钱,味道还挺浓郁。等信誉楼茶座开业张洪瑞叫我过去,我们要了两杯咖啡,一喝,“够薄(淡)了。”他让我猜咖啡价格,我说3块钱他说顶多1块钱,叫来经理一问,5块钱一杯。张洪瑞当时就急了:“你就不理解什么是信誉楼!”

采访组:看来,信誉楼的经营之道,与张洪瑞爱学习不无关系。

郑增强:我们去沧州开政协会,他拿着本书叫《虚掩的门》,他看,我也看。正好新华书店来宾馆大堂卖书,我一看《虚掩的门》《上帝的笑》《鞋里的沙》《心里的锁》是一套,就买了。张洪瑞把书里对企业管理有用的、符合信誉楼理念的小故事都画下来,再整理成册。就这样,集成了《小故事选编》,至今都作为员工培训的教材。

给你们讲个这里面的小故事。一只新组装好的小钟表被放在了两只旧钟表之间。其中一只旧钟表说:“来吧,你也该工作了。可是我有点担心,你的身材这样瘦小,当你走完3200万次以后,恐怕就吃不消了。”“天啊!3200万次!”这可把小钟表吓坏了:“要我做这么大的事,我怎么能办到啊?”这时另一个旧钟表说:“别怕,你只要每秒摆一下就行了。”在轻松的“滴答”声中,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它成功地摆动了3200万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做好每一件小事,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正如张洪瑞推崇的理念: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企业经营也是一样。

采访组:你常说,张洪瑞是你的人生导师、标杆,你从他身上也学到了很多吧?

郑增强:非常多。他有良好的个人品质,做人不贪,能够抗拒诱惑,从不相信“免费午餐”;他守时守信,从不迟到,每逢开会都坐前排,把开会当学习;他大智若愚,总会做出一些常人意想不到的举动;他简单、纯粹,不让员工给他拜年,电话都不行;他生活俭朴,反对浪费,习惯把作废的摸奖券当便签,用作学习摘抄和平时记事……我跟他学了很多,到今天都受益。

张洪瑞做事认真严谨,生活中却有几分童真。我和他老是开会住在一起,有一回,他从兜里掏出一张便签,看上面有个电话号码,没写名儿,他怕有嘛事别给人家耽误了,就打了过去。接电话的是个小女孩,一接通就叫“姥爷!”张洪瑞听了说:“让你姥爷接电话也行啊。”小女孩说:“我是丹丹啊。”原来,丹丹是他外孙女,自己家里安了个电话,他个人记下来的号码,忘了。

2020-11-24 张洪瑞这个人,简单、纯粹但是非常有智慧。他能拒绝诱惑、不被外物所累,能把每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做好,守时守信。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企业,他的眼光都更长远、格局也更大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4185.html 1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 不是百米冲刺 /enpproperty-->